凌晨头疼阵阵,半小时送药上门……一个人在郑州打拼,亲人、朋友有时候确实鞭长莫及,在最无助的时候,“送药上门”给了“空巢青年”最大的安慰。
半小时送药到家 “空巢青年”的福音
在郑州工作的刘宁,从小有痛经的毛病。平日里,布洛芬是家里的常用药,但这周一,当她从公司加班回家时却发现,“大姨妈”来了但布洛芬没有了。
租住在郑东新区一套公寓里,没有合租室友,最近的朋友也在几公里之外,她躺在床上实在不想去距家1公里开外的药房里买一盒布洛芬。
想到一次新零售论坛中,一位嘉宾“安利”的一个送药的平台,于是她就尝试用微信下了单,买了一盒布洛芬和一盒益母草冲剂。
20分钟后,送药的小哥来敲门。刘宁说:“这大约是我最期待的一只包裹了吧,确实是‘空巢青年’的福音。”
“送药上门”玩了这些年都没红
当半夜饥肠辘辘时,八方美食都可以用外卖招呼,而深夜生病却只能强撑病体或是拜托家人去一条街区外买药,刘宁的这种“送药上门”的需求听起来相当“刚需”。
不过几年前O2O之风吹遍各个行业,但“送药上门”直到现在也没有大火。
这个行业也不是没有资本进入,早在2015年,“送药上门”就引发了巨头与创业公司齐飞,微信团队公布“微信智慧药店解决方案”,阿里健康开启药品O2O模式,百度则希望通过直达号为药店导入流量……但最终一众互联网“大佬”都没有做火这个行业,2017年还出现了一波倒闭潮。
在郑州市场上,虽然叮当快药、京东到家、UU跑腿都提供送药的服务,但在路上往来送药的小哥与外卖小哥相比凤毛麟角。
“送药上门”只是看上去的刚需
“尽管‘送药上门’看起来是‘刚需’,但是药品的特殊性、消费频次,让‘送药上门’这个商业模式运营起来挺难的。”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徐财星说。
消费药品的主要客户是老人,他们比较在乎运费;消费药品量比较大的是慢性病人,他们一般都会囤药;生了急病的都会去医院,更不会选择“送药上门”。在他看来,能选择“送药上门”的人其实是病人中的很小一部分,这部分人的特点是依赖外卖、病不重、不需要询问医生、家中碰巧没药……
从京东到家、UU跑腿等平台提供的数据来看,“送药上门”的需求以感冒药、退热药、止痛药为主,这些药品单价比较低。
“送药上门”这个“刚需”背后,实际上是低单价、低频次的消费,想要做成一种商业模式就非常困难。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
编辑:河南商报 赵琦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