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发展上演“火力全开”
郑州在近现代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京汉铁路是近代郑州漫长复兴之路的开端,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怀勘察卢汉铁路(京汉铁路原名)时,将郑州站辟为甲等火车站,直接影响了郑州近现代的发展进程。陇海、京广线的十字交会,让郑州一直处于全国铁路交通枢纽地位。
不仅仅是铁路业的发达,河南早在13年就是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最大的省份,作为省会的郑州可想而知。除此之外,郑州也是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航空港,新郑国际机场是国内干线运输机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全国八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首都国际机场备用机场之一。郑州在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战略制定后,开始真正腾飞,十六年前郑州开始建设郑东新区,如今成为了全河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
经济发展面临人才稀缺
郑州的发展速度虽说在近些年已经突破历史新高,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始终没有太大进步。相比之下,年轻人往往愿意去往北上广深这些超级大城市,因为那里有更多的资金,更多的大公司,以及更多的机会。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795万,随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对高校毕业生户口指标的逐步收紧以及人才竞争压力的逐步加大,一场人才争夺战已经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悄然打响。
郑州在全国资源、产业、人才争夺中,容易处于下风,致使在城市人才争夺中并无显著优势。直至2017年年末,郑州求贤若渴,在人才挽留上发力,更是出台了“史上最强人才政策”——《关于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郑州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创新郑州人才工作机制,到2020年,郑州市将引进培育5~10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聚集10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3000名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000名社会事业领域领军和专业骨干人才,新增4万名高技能人才,每年吸引2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郑创新创业。
打响北上广“人才争夺战”
根据调研报告显示,2017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高达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从流入数据来看,一些“新一线”城市更是不逊一线。
郑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竞争优势也在逐年加强。根据2017第二季度艾普大数据的调查,对“逃离北上广深人群”进行分析,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离开后,迁徙至省会城市并在该城市驻留超过两个月的人群,郑州进入前十,占比2.09%。
为什么他们都会选择郑州?也许是因为郑州求贤若渴,早在2016年郑州就出台了“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17年又正式公布了“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18年年初,郑州人才发展促进会在郑成立。“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建设步伐始终不断加速,郑州在人才发展上已下定决心,势必在全国“人才争夺战”上深入开展人才引育、人才使用、人才评价、人才形势分析,重点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集聚人才和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