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涵涵:浙江省在全省范围指导实施推迟上学,是严格遵循并认真落实“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国家规定的民生之举,缓解部分学生家长送孩子难问题,不啻一场守护孩子睡眠的“及时雨”,是提升教育满意度及教育服务能力的一大进步。
然而,推迟上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到校时间不是随便改个时间点那么简单,而是牵涉学校、家庭、交通等多个方面。“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时”究竟是早还是晚?8:30到校上课会不会影响交通?接送孩子与大人上班时间产生矛盾怎么办?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缩短会不会催火校外培训班……在全面推行“推迟上学”工作的实践中,极可能出现这样、那样预想不到的现实疑难,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配套措施,也需要社会各方全面配合,共同应对。
我们欣喜地看到,浙江省的“推迟上学”并没有简单地一刀切。而是要求,在实施改革前,学校需全面了解每位家长对推迟送孩子上学的接受情况,重点梳理部分家庭有特殊原因、不能推迟上学的学生情况。对确需早到的部分学生,学校应开通绿色通道,允许其适当提早到校。这样就为“推迟上学”提供了更多安全备选项,彰显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政策关怀。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乃现代教育的本真,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睡眠时间、充裕的早餐时间、从容的上学时间已成为当下学校的教育目标。浙江省推迟上学政策体现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凸显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社会和谐,值得其他地区与社会各界不断探索、积极支持及逐步完善。
编辑:实习生 魏莹莹
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