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八旬老人追忆60多年前的春节 门槛放“挡财棍” 树疙瘩烧一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13  来源:河南商报  作者:陈媛媛  浏览次数:11735
核心提示:我在家乡温县过春节的次数不算多,1956年参加工作后,很少回家过节了。我综合回忆一下,只是反映一些家乡的民俗风情。讲述者吴有良,1933年8月生于温县城关前东南王村农民家庭。195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安阳市委、信阳地委、省委组织部、省机械厅、省电子工业



“我在家乡温县过春节的次数不算多,1956年参加工作后,很少回家过节了。我综合回忆一下,只是反映一些家乡的民俗风情。”

讲述者吴有良,1933年8月生于温县城关前东南王村农民家庭。195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安阳市委、信阳地委、省委组织部、省机械厅、省电子工业局、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任干事、科长、副处长、处长。1986年6月调任河南省商业管理委员会纪检组长、副主任,直至退休。现为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老年书法院副院长、中国历史博物馆画廊艺委会委员。


【农历腊月】
赶庙会买年货


进入农历腊月,过年的气氛就浓起来了。我们村腊月有两次庙会,一次是腊月初五,一次是腊月二十,这两次庙会交易的商品全是年货,如火鞭、火炮、各种纸张、门神、春联,天爷、灶爷像,敬鬼神用的各种黄表、锡箔,桌椅板凳,各种衣料、帽子、头绳、纸花、绣花,食品有粉条、粉欠、猪羊鸡肉、大枣、柿饼等。


这两次庙会,是我们村的一件大事,每家都要做很多准备,因为集会时,远近亲戚们都要来赶会,上午要到家里吃饭。我们的好处是,每家都在自己的街门前占片地方,放些桌子、板凳、木床租给商贩用,一天多少收几个零花钱,如租给卖炮的,人家给几捆炮或几挂鞭,自己就不用买了。


【腊月三十】
大门槛里放“挡财棍”
 
点燃树疙瘩烧一晚


腊月三十下午,各家都要把房里房外、门里门外卫生搞干净,把门神、春联,天爷、灶爷像,祖宗牌位换上新的,并在大门槛里边放上一根木棍,名叫“挡财棍”,意思是不让钱财外流。三十晚上要吃饺子,饺子煮好后先供敬天地全神、祖宗,就是盛三小碗饺子放在这些牌位前,一家主人去烧三支香,磕三个头,祈祷一下,希望天地全神、祖宗保佑全家平安,五谷丰登。


然后,在院里放三个炮,全家人开始吃饺子。每家院内还要点燃一个大树根,我们叫树疙瘩,烧一个晚上,光照得院内通红明亮。这是什么意思? 我也没搞懂,反正大家都这样干。


【大年初一】 
给全村人磕头拜年

中午饭要相互送


大年初一,叫“过年”,这天一般要起五更,在鸡叫头遍时大人们就起床了,起来后要先放挂鞭,一个村只要有一家开始放,然后就相继放开,一直放到上午才停。  


拜年磕头这个事,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1949年春节,那时已经土改过了,年景也好,大家情绪很高,所以拜年的规模很大,全村人都出动了。我随父亲、四叔等,从我家出去,全村几乎每户都走到了,每进一家也说不清什么关系,都要磕几个头,小孩们比大人们还要多磕几个。


磕了头,长辈们要拿出麻叶、核桃给小孩们吃,但都顾不上吃,因为这一群人没磕完头,另一群人又进来了,所以磕完就赶快走,那天转过来,已过中午了。


午饭全是吃熬菜、人口馍,另外烧点大肉和豆腐。人口馍是大圆形的,一个约半斤,有的是甜的,包有枣,有的是咸的,有的中间还要放个铜钱,谁吃上了是有福气。中午饭邻居、本家还要互相送一碗菜,特别是本家,有长辈的必须给长辈送一碗。

 
【初二以后】 
带着一篮子馒头走亲戚

村里县里组织文艺汇演


初二以后,大家主要干三件事。一是串亲戚。走亲戚都要带一篮子馒头,有的也放些油炸食品,亲戚家一般留下八至十个馒头,其余带回去。二是搞文艺节目,有的人组织参加,多数人是观看,
特别是正月十五、十六,全县还要组织文艺汇演,更是热闹。三是玩,不少男女要打麻将、摸纸牌,有的人成天不离牌场,在1951年后,麻将作为赌具被公安部门没收以后,就打不成了。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陈媛媛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河南商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