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牟,除了西瓜、大蒜,这些年还冒出个“新贵”——反季节草莓。
中牟种反季节草莓,姚家镇春岗村算是“先驱”。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如今家家建大棚,户户种草莓,已经成为中牟县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
【尝试】
种了四分地的草莓
收入4000多元
在姚家镇春岗村,有个“明星”果蔬专业合作社。它不仅创出了全省第一个草莓品牌,成了“全国示范合作社”,合作社成立的党支部还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李峰是省人大代表,春岗村党支部副书记,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
1999年,在仅四分大小的田地上,他种下了100棵草莓种苗。
那时,种草莓还是个稀罕活儿,村里人说他 “瞎折腾”。
不承想,春节期间,李峰的草莓被当地市场客户抢购,仅这四分地,没出家门他就收入4000多元。
他算了笔账,种草莓亩均纯收入能达6000元,是种植小麦的10倍还多。
【推广】
这里的草莓种植
走上了联合经营之路
看他种草莓尝到了甜头,村里人也跟风搭起了草莓大棚。
可种植户一多,供大于求,大家开始发愁草莓的销路。
“大家挎篮到县城及附近城市沿街叫卖。草莓放不住,有时候当天卖不完的,不得不倒进河沟。”李峰回忆说。
2005年,李峰当起了草莓种植带头人,免费提供种苗,带动本村49户村民搭起了80多座大棚。他还牵头成立了草莓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春峰”牌商标。
从此,这里的草莓种植走上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联合经营之路。
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并统一种植品种、生产标准,统一商标进行销售。
这些统一标准,让种植户们的成本大大降低,打破了丰产高产及销路瓶颈。
春岗村的草莓,火了。
李峰说,以前种植户“各想各的法儿”,有了合作社,“大家抱团闯市场”。
为提升村民技术素质,李峰先后聘请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大、河南农校相关专家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160场次,受训人数达1.5万余人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晋级成了新型农户。
【发展】
党员们带头盖起了
更为坚固的钢管大棚
在春峰草莓专业合作社办公区,两侧平房上的门头格外显眼,上面写着:“合作社里建支部,党员带着社员富”“民建、民管、民受益”。
“这两句话,是合作社的精髓,也是我们成功的秘诀。”李峰说,设立党支部,更是给合作社装上了火车头,动力足、跑得快,种植户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在农村,种植合作社很常见,可设立党支部的却不多见。
说起党支部的成立,李峰的记忆又被拉回2009年。
那年11月,一场大雪,把400多座竹竿撑起来的草莓大棚全部压塌了。
“社员们很悲观、失望。草莓全毁了,人心也散了。”他说。
吃一堑长一智,李峰建议大家更新设施,用钢管替代竹竿撑起大棚。而社员们士气却不高。
“要把党员组织起来带头干。”李峰把合作社里的党员们召集起来,让党员成为大家的主心骨、顶梁柱。
“建起了党支部,‘拢’人,聚人心。”他说。党员们带头盖起了更为坚固的钢管大棚。社员们也重振士气,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建起了新大棚。
社员李书修说,村民们原来没事“喷闲空”,现在有了党员带头,大家只顾忙了,见面的时候都说草莓咋发展。
【变化】
社员们成了新型职业农民
在春峰草莓专业合作社办公区南墙上,4幅漫画是合作社发展的真实写照。
从最初的种草莓,到草莓丰收赚美元,再到发展生态农场,如今,社员们已经成为“触网”的新型职业农民。
李峰说,经过标准化种植,大部分社员开始订单生产。“不出村就把草莓卖出去了,合作社自己建起了网站,草莓远销北京、天津、香港等地。”他说,合作社还积极与周围城市的旅行社、驴友团等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采摘活动。
站在合作社办公区的房顶上,放眼望去,1787座草莓大棚连成了风景。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社员由成立之初的49户发展到目前的367户,由起初的春岗一个村发展到目前的三个村。社员草莓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00亩发展到目前的2400多亩,同时带动了全县种植草莓1.5万余亩,使得草莓成为中牟农民增收的一项新产业,并使中牟成为全国十大草莓生产基地之一。
社员们的钱袋子更鼓了。亩均纯收入从合作社成立之初的6000元发展到现在的2.5万多元,是成立之初的4倍多。
“光种草莓这一项,每户人家年均收入少则五六万元,多则二十来万元。”李峰说。就连村里的贫困户郑全河家,也盖起了新房,买了小货车。
在草莓大棚边,一幅幅规划图描绘着这里的未来。合作社和中科院合作开展了草莓深加工项目,开发制作草莓酱、草莓酒;这里还将建起充满乡土气息的 “农家乐”,让城市居民也来体会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进一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作为省人大代表,今年省两会上,李峰建议政府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进行精准培训。
作者: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高云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