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张继征是土生土长的兰考人,以前提起自己的家乡,他和大家一样,觉得兰考就是“穷”。
也就是几年间的事,兰考摘掉贫困县的帽子,高铁修进县城,一切都让这个城市变得不一样了。
以前,张继征想着不能让孩子们留在这个贫穷的地方,一定要让他们走出去。但眼看着兰考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张继征觉得让孩子留在兰考工作也挺好的。
过去
兰考车站平时没人
节假日火车不够用
49岁的张继征是高铁兰考南站的一名值班员,从1987年到兰考车站工作,他已经在铁路上干了31个年头。
31年间,他不仅看到了铁路的快速发展,更看到了自己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继征小时候,一家六口人衣食住行的全部费用都要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那时日子过得紧张,父亲每个月的工资都要计算好,生怕花不到月底。”
1987年,18岁的张继征来到铁路上班,那时候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但张继征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还是兴奋了一天,“那时候一个月能挣几十块钱在兰考都算是有钱人了,兰考大部分人都要靠扶贫办帮助过日子。”
因为贫困,所以很多兰考人都会选择外出务工,“平常车站没什么人,可一到春运,火车都不够拉,我们都是用篷车代替客车来拉人。”张继征回忆说,每逢节假日,兰考火车站内都是人潮汹涌。
现在
曾有一趟高铁
在兰考就差不多坐满了
2016年9月10日,郑徐高铁开通,兰考南站投用。之后,兰考不单单在假日有大客流,每天来坐高铁的人都络绎不绝。
张继征说,开站以来,兰考南站每天旅客发送量为1200~1500人次,从没低于800人次,最高约2500人次。
“不赶的话就普速,紧张了就高铁。高铁刚开通时,对兰考人也是新生事物,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大家也都想体验。”郑州东到兰考南31分钟的路程,实在太快了,张继征见过有旅客为了体验高铁买了票去郑州。
12306网站显示,春运期间,每天兰考南站有近40个车次停靠。相比临近的民权北站,“旅客人数比我们高,但收入没我们高。”张继征说,这就说明兰考的旅客出行距离要更远,所以“含金量”更高。
张继征还是有些遗憾。他说,兰考南站目前停靠的高铁车次还有点少,希望多加些车,并举例道:去年国庆期间,兰考开行了一趟去三门峡南的高铁,“这一趟车卖了800多张票,差不多坐满了。”他说,兰考人民的腰包鼓了,高铁还是停得少,有了高铁肯定是首选。
感受
“周边几个县
都没兰考生活水平高”
提起以前的兰考,张继征印象深刻的是“一下雨大街上存满了水,到处乱流。而且兰考风沙大,无风都有尘,不敢穿白衣服出门。”
“现在尘土很少见了,大街上可以看到洒水车洒水降尘、清扫车打扫街道,虽然不能说一尘不染,但起码没有尘土飞扬了。”回忆从前时,张继征眉头紧锁;说到这些年的变化,他有些“眉飞色舞”。
在兰考人张继征的眼中,现在的兰考已然不是过去那个贫穷的兰考。“我感觉周边几个县,生活水平都没兰考高。”
在张继征的直观感受上,兰考这几年发生的变化,还体现在路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上。“兰考的私家车,比临近两个县加起来都多,而且好车在兰考街上基本都能看到,而且都是兰考本地的。”
一年多时间,高铁的开通给这个曾经的贫困县注入了新的活力。围绕高铁站拔地而起的厂房、住宅,都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变化,“一些在全国能叫得响的品牌企业在这都能看到,太多了,记不住名字。”
改变
孩子留在兰考发展也挺好
张继征姊妹四个,就他一个人没做生意,“大妹开的沃尔沃,小妹家里两辆车,弟弟开的是奔驰。”而这些,也就是这三四年间才发生的。
“以前兰考生意不好做,都是去外地干,但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兰考发展起来了,光本地的生意都做不完。”在张继征眼中,一个过去人人都想逃离的地方,现在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回归。
他说,以前在兰考,钱多的一般会去郑州或者更大的城市买房过日子,经济条件差不多的去开封买房,现在都是回兰考买房,“说明兰考人自己也看好兰考的发展。”
而就张继征自己来说,“以前,我想着不能让孩子们留在这个贫穷的地方,一定要让他们走出去,现在兰考政策好了,经济好了,还会继续发展,我就让他们全留兰考工作了。”
因为家乡的快速发展,张继征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他的一双儿女都在兰考县城做起了生意,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一家人也在一起,张继征的脸上每天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张继征的幸福生活只是兰考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用张继征的话来说,“发展中的兰考正紧跟祖国的脚步,它会变得愈加美好。”
展望
以后兰考肯定要加更多的车
一城双站,让脱贫的兰考人出行有了更多选择。在老铁路人张继征看来,可以看到的未来是,兰考人的出行条件将更为便利。
目前,鲁南铁路菏泽至兰考段正在修建。张继征说,等这一段通车后,兰考也将成为一个小枢纽,对周边的辐射能力将会更强,人们出行也将更加方便。
他还听说,郑州到开封的城际铁路,将来也可能延长到兰考。在车站的站台上,他指着车站与连霍高速中间的空地说,“将来车站怎么扩展,都有的是地方。”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陈诗昂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