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火红中国年,我们更要积极传递正能量。
吃要节俭。尽管一直倡导文明新风,但春节期间迎来送往、大吃大喝的习俗却没有根本改变。不少人认为,菜多量足,招待才有面子、才算热情。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触目惊心的数字,面对满桌的剩饭剩菜,我们更要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遏制浪费,春节至关重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正成为时尚,节约之风必将引领我们的生活。
购要理性。春节是消费旺季,比平时多花些钱,属人之常情,但要做到四忌。
一忌突击花钱。不少人平时节俭,过年则大手大脚,不管是否消费得了,先买回来再说,因缺少计划,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忌攀比花钱。看到别人换了车、买了高档服装,不管自己需要与否,也不考虑经济承受力,非买更贵的不可。
三忌超前消费。现在盛行网上购物,不少人喜欢趁节日提前购买,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四忌人情债变味。春节是亲情往来、请客送礼的高峰期,在厉行节约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树立新风尚,用正确的人情观化解变味的人情债。
玩要适度。欢乐是春节最大的主题。但在玩的方式、节奏上,我们要掌握好分寸。春节期间,很多人抛弃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有的聚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挑灯夜战,玩通宵;有的因平常没时间,放假后看电视、玩游戏“白加黑”;有的吃喝、唱歌连轴转,导致生物钟紊乱。凡此种种,让不少人在七天长假后,倍感身心疲惫,也不乏生病住院者。
行要安全。春节期间,交通安全尤为重要。首先不能疲劳驾驶。不少人为了赶路,长途奔波导致身体疲惫。殊不知在疲劳的状态下开车,判断和反应能力都下降,极易发生事故。其次杜绝酒后驾驶。春节聚会多,喝酒是绕不开的“环节”。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再次防止超速行驶。超速行驶时,遇到突发事情根本来不及反应,况且会使车辆增加发生机械故障的概率。
春节的脚步一天天的近了。在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中,让我们手拉手,一起传递正能量,让文明、健康的过年方式成为时尚,才真正值得点赞。
作者:河南日报姜炳炎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