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穷游者”孙永在网上火了。孙永在1月24日被杭州警方救助,随后被民警送到了救助站。就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登记后发现,孙永在全国一共被救助过234次。据了解,孙永现年27岁,是甘肃人,出去游玩花掉自己的钱后,没办法就去救助站。目前,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已为孙永购买了火车票送他回家。
旅游梦不能靠乞讨来实现
肖华:人们对城市乞讨者的一般印象都是衣衫褴褛,为了温饱而哀求路人。不过近几年,不少城市出现了这样的“乞讨背包客”。他们衣着整洁,四肢健全,毫无压力地坐在街边,身旁放着一块牌子,上写:“我是背包客,我来旅行但是我没钱了,请你们资助我继续旅行”。这样的旅游不但与自己有关,还把其他人的同情心和政府部门的救济拉进来,这已经违背了穷游的本来目的。
旅游虽然很美好,但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比旅游更加重要,比如人的自强、人格的尊严和独立。靠乞讨来旅游,依靠别人的同情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这会让一个人失去应有的尊严,也难以看到人的自强自立。
虽然我们无法从法律上禁止这样的“乞讨背包客”,因为乞讨是一个人的权利,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需要靠乞讨来生活,禁止他们乞讨等于就是让他们去死,一个文明的社会绝不能这样做。但这样的乞讨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旅游,超越了乞讨本来的目的,那么就应该受到谴责了。
好的救助制度应经得起穷游考验
毛建国:这个甘肃小伙子,234次被救助固然有碰瓷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符合救助的条件。倘若因为没有及时救助而发生一些意外,想必是谁也不想看到的,也是救助站所无法承受的。事实上,远远不只是“穷游”,全国各地救助站碰到的“奇葩”可谓举不胜举。这样的事情,谁也不想看到,真要面对了,也只能咬牙接受。“两权相害取其轻”,总不能因为有几个碰瓷者的存在,而终止救助制度吧。这其实也属于成本问题。
应该坚信,碰瓷者只是极端个例,不会成为大多数。这个世界上,多数人还是有责任感的,知道肩膀上担的是什么;多数人都是活在别人期许目光中的,完全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注定只是极少数。这些年来,我们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穷游”者,又有几人像这个小伙子,在本该奋斗的年龄选择流浪,靠碰瓷周游世界?而且,被救助234次的经历恐怕也不好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感觉更是不好。应该看到社会主流,应该相信人心向善。
好的救助制度应经得起穷游考验,有时甚至要经得起碰瓷考验。3年被救助234次的“穷游”没有“诗和远方”,但对其的救助却体现了“诗和远方”。当然,面对被救助234次的穷游者,救助制度也并非只能“束手待碰”。正如有人建议的,可以进行一些方式方法上的调整。但不管如何,不能以此攻击救助制度,碰瓷的锅不应该由救助制度来背。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