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多亏有“天使”帮忙 她将感谢写在竹简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1  来源:河南商报  作者:王苗苗  浏览次数:10833
核心提示:昨日,郑州人民医院普外二病区的医护人员,收到了两卷刻在竹简上的感谢信,送信之人是该病区的患者家属郑州市民赵女士。  赵女士为何要挖空心思,将感谢信刻在竹简上,这竹简感谢信背后又有着什么故事呢?请听河南商报记者为您慢慢道来。  【出院】  送
             昨日,郑州人民医院普外二病区的医护人员,收到了两卷刻在竹简上的感谢信,送信之人是该病区的患者家属郑州市民赵女士。

  赵女士为何要挖空心思,将感谢信刻在竹简上,这竹简感谢信背后又有着什么故事呢?请听河南商报记者为您慢慢道来。

  【出院】

  送竹简信表达感谢

  1月9日上午不到9点,郑州人民医院普外二病区(介入与血管外科、小儿外科)住院部内,患者家属赵女士敲开了院部医办室的房门。

  只见她从手里拿着的两个精美盒子中,取出了两卷竹简,缓缓展开后,交至医生焦小平手中。“焦大夫,这是我给咱科室写的感谢信,还有一封是给介入与血管外科的,俺家一家三口两人住院,多亏有你们,不然我真不知道会咋样。”说着话,赵女士哽咽了。

  【暖心】

  医生提早在电梯口等待

  护士主动帮忙照顾孩子

  去年10月,赵女士的儿子超超(化名)患阑尾炎,到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经保守治疗后痊愈了。没想到,超超因疼痛难忍再次被送到该院急诊科。

  当赵女士带着儿子来到普外二病区时,该病区医生焦小平早已在电梯口等待,“一出电梯,就看见焦大夫了,他问这问那,我心里一下踏实了。

  “做完手术都很晚了,我第二天还上班,护士知道了就让我回家,说这儿有他们呢。”一句简单的话,却让赵女士感动不已,医护人员竟然主动承担本该她承担的事。“好多感谢都藏在心里,没有写到信上,也说不出来。”

  【感动】

  多次“堵门”问询

  主治医生耐心解答

  在儿子住院前,赵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已经在郑州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六病区进行治疗了。当时,赵女士的丈夫被怀疑得了脑血管瘤。

  为确诊王先生的病情,医生决定为其实施造影术。然而,就在做造影术前,有家人劝赵女士将丈夫转到省级医院进行手术,并已经悄悄安排好了一切转院事宜,而此时的赵女士也犹豫了,她决定找介入与血管外科主任侯国欣再问问。

  “侯主任那么忙,给我讲了20多分钟,特别有耐心。”听了侯国欣的话,赵女士回到病房后,就将情况转述给了丈夫,并表示她不主张转院。可丈夫问了几个问题,非专业人士的她还是答不上来,为此,夫妻俩决定再找侯国欣。侯国欣又一次完整地讲述了一遍病情,夫妻俩当即决定留下治疗。

  “我从小就在这个医院看病,我儿子也是在这儿出生的,所以我非常信任这家医院。”赵女士说,她曾在国内著名医院就诊过,但只有在郑州人民医院,才让她有遇到家人的感觉。

  “孩子在住院期间学到了一个新词,叫‘医者仁心’,小孩子如果不是感受到了,他不会说这样的话。”赵女士说,她也想借这两封感谢信,让儿子懂得感恩,懂得感谢帮助过他的人。


作者:河南商报记者王苗苗 实习生刘鹤洋
编辑:河南商报赵琦
来源:河南商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