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贫困户,政府送政策、送岗位、送资金,有人争得面红耳赤。光山县紫水街道余集村的周家喜却说:“我可不想当这贫困户!”
人间的苦涩有十分,74岁的周老汉吃足了十二分。27岁那年,妻子因病去世;54岁那年,儿子犯法入狱,儿媳离家出走,丢给他几个嗷嗷待哺的孙辈;当爹当妈当爷爷,等到把几个孩子拉扯大,2014年,老周家成了贫困户。
为了养活孩子,种地、充绒、当泥瓦工,老周啥都干过。近几年,周家喜除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外,还把别人家没种的田地租来种水稻,收入逐年增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种庄稼?“栽起秧来他们谁也没我快!”老周自豪地说。
1月3日,记者走进余集村,村头的标语十分醒目:“人穷不能志短,勤劳才能致富”。在重新整修过的家里,周家喜指着贴在墙上的扶贫明白卡给记者看:健康扶贫义诊、多项技术培训、公益岗位补贴、四种社会保险……他激动地说:“国家政策这么好,我要加油干,不给大伙儿添负担。”
几年下来,周家喜带着村里十几个乡亲一起走上脱贫路。2015年,老周种植20多亩水稻;2016年,面积扩大到60多亩。去年天气不好只种了30亩,但今年老汉有个大计划:要种100亩!
为啥要种这么多?周家喜说:多种点粮食能养活别人,也能早日脱贫。驻村第一书记张军诗插话道,老周家去年的人均纯收入超过3208元,属于预脱贫户,今年就能领到脱贫光荣证。
去年10月,周家喜和另外9位自力更生的群众被评为“脱贫之星”。这一年,光山在108个村开展了“脱贫之星”等系列评先活动,评出各类先进人物4200余人,发放“脱贫光荣证”1.3万多张,有效消弭了“等靠要”思想,激发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一枚鸡蛋,从里面破壳而出是生命;从外面被人打碎了,就只能当盘菜。”该县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说,“要脱贫,必须走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的路子。”
河南日报记者 李英华 归欣 河南商报编辑 赵琦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