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个世界镇痛日前夕,由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和母婴头部品牌Babycare联合发起的、国内首个无痛分娩资助项目迎来成立一周年。10月9日,作为全国第六站,该公益项目落地河南,由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牵头,将资助250个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生产的产妇每人最高1000元,用于支付分娩镇痛费用。
至此,Babycare无痛分娩公益项目已覆盖浙江、安徽、江苏、湖南、山东、河南6个省份,累计资助产妇人数超1000位。
在落地仪式现场,Babycare 表示,为持续帮助更多女性减轻生育疼痛,从今年10月11日开始,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天猫“babycare旗舰店”全店商品将参与公益宝贝,期间店铺的每成交一笔Babycare都将捐出0.1元用于无痛分娩公益项目。
捐赠仪式现场
通过现场扫描二维码可在线申请公益资助
难以忍受的生育疼痛与成熟的医学技术
在医学上,疼痛被分为12级。而分娩疼痛的难以忍受程度,属于最高的十二级,是高于癌症的剧烈疼痛,相当于同时断掉十二根肋骨。这种疼痛,现代医学其实已经有足够的能力,通过分娩镇痛手段,让产妇安全舒适分娩。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武海英介绍,分娩镇痛已经是项非常成熟的医学技术。
“在整个过程中,麻醉药的剂量不足剖宫产时麻醉药剂量的1/10。因此,麻醉药进入母体血液、通过胎盘的概率非常小,对胎儿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武海英表示:“同时,无痛分娩能使产妇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充分休息,降低产程中的体能消耗,有足够的力气主动完成分娩,缩短产程,也能减少母体不必要的耗氧量,改善胎儿的氧合状态,对妈妈和宝宝都是有益的。”
2018年以来,在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导下,全国先后有913家医院设立了分娩镇痛试点基地,此次落地开展无痛分娩公益项目的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就在首批试点医院其列。分娩镇痛试点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分娩镇痛工作的普及推广。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与2015年相比,2022年913家试点医院分娩镇痛率从27.5%提升到60.2%。
公益行动覆盖6省,累计帮助上千位妈妈使用无痛分娩
事实上,对比英美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已达到85%~98%,我国分娩镇痛率总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专家分析指出,无痛分娩在普及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制约来自传统观念、人力资源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
其中,由于各地无痛分娩的费用在1000-3000元不等,经济负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无痛分娩的普及。基于此,去年10月,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联合Babycare共同发起成立专项基金——“Babycare白贝壳关爱专项基金”,为有需要的产妇资助无痛分娩费用。
自2023年3月在浙江正式落地以来,截至10月,“Babycare白贝壳关爱专项基金”已经陆续在安徽、江苏、湖南、山东、河南共计6个出生人口数量靠前省份的9家医院开展公益行动,资助产妇人数超过1000人。
这些受助者有曾被一胎难忘的疼痛经历而对生育心有余悸的二胎妈妈,有在分娩最后一小步因为疼痛而畏惧不敢往前的初产妇,有对额外的无痛分娩费用望而却步的欠发达地区妈妈……他们通过公益行动,获得了舒适的分娩旅程,迎接新生。
无痛分娩公益项目受助者原声
来自安徽的小洁(化名)是1000位受助者中的一位,在今年6月顺利生产。初为人母的她此前因为害怕疼痛,曾有过当丁克的念头。这次在分娩镇痛的护航下,她拥有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分娩回忆。在回访时,她写下了长长的留言,其中写道:“这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获得了支持,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鼓舞。无痛减轻的痛苦,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怀胎9月,在生产的最后一小步,无痛分娩让我无惧疼痛,勇敢上路。”
在社会力量提供补充性经济支持的同时,在政策机制上,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着手解决这部分经济负担。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浙江、江西、上海、贵州等省份陆续落实分娩镇痛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工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黄宇光,提交相关提案,呼吁将分娩镇痛纳入单独医保收费,发挥医保为分娩镇痛精准减负的作用,惠及更多生育家庭。
痛并非理所当然,提升生育文明还需跨越观念关
除了经济负担,在家庭层面,另一个潜意识中阻拦产妇选择无痛分娩的,是关于生育疼痛的传统观念。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的健康教育科主任刘芙蓉对此深有感触。孕产期保健的过程中,临近分娩时,孕妈妈及家属对分娩既期待又担心,既想采取减轻疼痛的方法来减轻分娩的疼痛,又担心会不会对孩子及孕妈妈自身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不知如何选择,为此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学校专门开设孕妇课堂进行无痛分娩科普知识的普及,还有助产士门诊为孕妈妈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大家对于生育的经验大多来自上一辈,而老一辈的人不怎么接触过无痛分娩,经常说‘生孩子哪有不痛的’。还有的妇产觉得,只有经历过产痛才能真正成为母亲,通过疼痛来感受母爱的伟大。”刘芙蓉说:“其实,社会上认为‘分娩不可能不痛’的传统理念是需要被改变的。生育疼痛并非理所当然,孕妈妈更需要人文关怀及医学科学技术来减轻疼痛,提高分娩体验感。”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李根霞介绍:“分娩阵痛就像是身体里的闹钟,人体之所以有这个疼痛机制,是为了提醒产妇即将分娩,要放下手头事专注分娩,从而保证胎儿被安全娩出。但这个‘闹钟’不必要一直开着,被‘闹钟’吵醒之后就应该关上它,没必要一直响个不停,折磨产妇。”
“帮助减轻生育疼痛,是对产妇的人文关怀。女性在分娩过程中选择通过医学方式免除不必要疼痛,体现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生育文明,也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何晨霞说:“在推动社会观念的改变上,我们将继续联动更多社会各界的力量,让更多人科学地认识无痛,重新认识这个生育盲区,让减轻生育疼痛成为社会共识。”
过去一年里,相信“商业的底色是人文”的Babycare通过持续呼吁“母爱无需疼痛来证明”,以品牌之力推动社会生育文明的进步。Babycare副总裁袁水根表示:“我们坚信品牌能够持续地推动社会向善,为了帮助更多女性减少生育疼痛,未来Babycare仍将继续为无痛分娩的普及而贡献公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