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丁亚菲
这几天,正阳县熊寨镇王楼村番茄产业园,排列整齐的温室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培育幼苗。除了带领大家忙活这些,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驻村第一书记刘闯,还在忙着王楼村肉羊养殖场招商的事儿。
让他觉得欣慰的是,在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的关心和帮扶下、在正阳县委县政府、熊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王楼村的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王楼村的全面振兴之路也越走越稳。
真扶贫,一户一策助力“精准扶贫”
从正阳县城向西大约6公里,就是熊寨镇王楼村。
京港澳高速引线,从这个有着12个村民小组、2000多人的村子穿境而过。早在2017年,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54户、152人。
2017年11月,刘闯被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党委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进驻王楼村开展驻村帮扶。
当时,正是国家“精准扶贫”的关键阶段。让王楼村的贫困户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是刘闯当时最想做的事儿。可是,怎么做才能帮到这些人?怎么做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怎么做才能让王楼村实现乡村振兴?
经过前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作为王楼村的定点帮扶单位,做出了最有力的支持:制定了“一户一策、分类指导、精准帮扶”的扶贫模式,安排辖属26个党支部结对帮扶王楼村最困难的26个贫困户,结合每户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
张爱党因病致贫。考虑到他有养猪经验,省行金科部党支部捐款8000元为他买了4头母猪,帮助他发展家庭养殖。
张永松腿有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他对做饭感兴趣。自贸区分行党支部就捐款9800元,让他到郑州学习烹饪技术,学成后又安排他到郑州一家餐饮酒店务工。
同样身有残疾的张洪新,家门口有一个废弃的水塘。郑州中原中路党支部捐资1.5万元,帮他改造水塘,并买来鸭苗、鹅苗、鱼苗让其养殖。后来,张洪新家仅养殖一项年收入2万余元,改变了贫困状况。
办实事,协调资源解决“急难愁盼”
要想富,先修路。
对于王楼村村民来说,修路,是一件搁置了多年的“急难愁盼”事儿。
2018年5月,一个雨天,刘闯到建楼村民组走访。一个大嫂听说他是驻村干部,就指着门前的路跟他说,“你看这路上,到处都是水坑,送孩子上学都走不成,你能想法把路给我们修了吗?”
刘闯明白村民们想要修路的迫切愿望,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修路的钱从哪儿来?项目到哪儿争取?
虽然当时没有明确的答复大嫂,刘闯却把这事儿记在了心里。
为此,他积极奔走,协调各方资源、办理各种手续。先是从省行争取到了10万元捐款,又争取了45万元扶贫资金,为王楼村12个村民组全部修建了“户户通”道路,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问题。
出行难题解决了,压在王楼村村民心头的,还有一个“老大难”——用电难。
2020年8月,刘闯到陈寨村民组走访,有村民向他反映村里电压太低,供不上电,“抽不上水、地旱了都没法浇,家里的空调、冰箱也没法用。”
他从熊寨镇供电所了解到,这是村里的老问题了,想解决,只能到县里争取“农网低压改造项目”。
没办法,刘闯只能一趟趟的往正阳县发改委、供电公司跑。经过多次申请和沟通,正阳县供电公司终于同意为王楼村实施“农网低压改造项目”,并于2020年11月完成施工。
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村民用电状况,更是和修路一样,为村里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
促振兴,因地制宜壮大“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也是实现强县富民、确保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举措。
驻村6年间,刘闯也一直在通过实践和探索,寻找最适合王楼村特色的乡村产业。
他刚来的时候,王楼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18000元。为了发展产业,刘闯和村干部商议后,决定在村里建一个扶贫车间,增加村里收入的同时,还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作为驻村工作的坚强后盾,向王楼村捐赠102万元,为村里修建了一个9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又通过招商引入一家电子灯笼厂入驻。
发展乡村产业,还要因地制宜。
2022年,刘闯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村民祁建华在平舆县承包了4个番茄大棚,收益不错。他跟村干部一起,到平舆县考察后发现,这是一个适合王楼村致富、发展产业的好门路。
回来后,根据实地考察及市场情况,他向正阳县领导汇报,申请在王楼村筹建番茄大棚种植基地。“县里到平舆县再次考察后,对我们这个项目也很认可。”
当年,正阳县拨款1600万元,在王楼村建成了占地170亩的番茄大棚种植基地。该项目现在每年能为王楼村增加3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了90多个就业岗位。
如今,在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的有力支持下,王楼村还相继引进了门业公司、玻璃厂、电容新能源生产商等企业,鼓励和引导想创业、敢创业的村民开展秸秆回收与加工、特色养殖、规模种植、家庭农场等乡村产业。
刘闯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投资100万元的王楼村墙体美术涂料厂、投资500万元的王楼村肉羊养殖场也都在兴建中,今年底应该就能建成使用。
看着番茄大棚里一棵棵生机勃勃的幼苗,刘闯知道,王楼村,已经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