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3D打印技术,不少人都听说过,什么3D打印的汽车、玩具、美食等不都是吗?但是,运用3D打印技术给河南11个月大的婴儿重拼颅骨,你信吗?
11个月大男婴酷似“外星人” 问诊无数均称“无法治疗”
盼了10个多月,2017年2月,云云(化名)终于等来了宝宝小宾(化名)的降生。听到小宾响亮有力的啼哭声,一家人欣喜若狂。
可渐渐地,这一家人发现,小宾的长相跟正常的孩子越来越不一样,头特别尖,感觉越长越像“外星人”。
看见小宾长得越来越奇怪,云云和家人都十分担心,更有旁人劝说让把孩子送人,但这一家人哪里舍得,于是,他们到各家医院寻求答案和治疗。
但无奈的是,当地的医院均告诉云云一家人,小宾的情况根本“无法治疗”,他们只好来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神经外科求诊。
得了发生率万分之六的病 患儿需要重拼头颅
在一系列检查和诊断后,该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马云富称,小宾患的是非常严重的狭颅症,在临床上以单个或多个颅骨骨缝过早闭合为特征,是一种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疾病,新生儿发生率为万分之六。
一般而言,在出生两个月后,人脑的脑重量会增加20%,到6个月大时,会再增加一倍。为给脑预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人在出生后,颅骨之间会留有数条缝隙,直到脑部发育完成后,颅缝才会逐渐闭合。
但要是缝隙过早闭合的话,那颅腔空间就太小了,会压迫和限制正在迅速发育的脑组织,引起颅内压增高,并可能引起脑功能障碍。
而小宾的头部畸形,就是全部颅缝过早闭合所致。这会限制小宾大脑额叶部分的发育,对情感、智商发展影响极大,所以,必须在患儿发育关键期来临之前进行手术治疗。
为何会出现这个病呢?马云富说,“到目前为止,病因还不明确。”
为减小手术风险 用3D建模还原患儿头骨
给小宾做手术,马云富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把畸形的颅骨全部拆卸,松解被压迫的大脑;二是对颅骨进行分割,逐个塑成需要的形状,再重新拼接,也就是重拼颅骨。
可是,这样的手术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有立体裁剪的艺术美感,对这个11个月大的宝宝来说,手术还可能存在脑脊液鼻漏、静脉窦破裂出血等风险。
“风险实在太大了,所以才考虑采用3D建模,等比例还原患儿头骨。”马云富说,他们将在模型上预先设定裁剪方案、手术切割线等,确保“精准手术”。
据马云富介绍,狭颅症的矫形手术需要依照患儿头骨形状来进行,每一例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以前进行颅骨矫形手术全靠术中解剖后,按实际情况凭经验实施,到底效果如何,只能等手术结束,头皮缝合完后才能看出来。但现在用3D打印技术,就可以实现术前按1比1的比例重现患儿畸形头骨。
“实物模型不仅为手术方案提供精准指南,还可以通过提前测量患儿父母的面部数据,为患儿塑形后的面容能够体现父母特征提供依据。”马云富说。
经过4个小时手术,小宾重拼颅(头)骨手术顺利完成。术后10天“拆线”,过了几天恢复期,小宾重拼的完美头型逐渐显现。
【链接】
什么是狭颅症?如何治疗?
狭颅症,也叫颅缝早闭或颅缝骨化症,是一条或多条颅骨骨缝过早闭合而导致头颅畸形、颅内压增高、智能发育障碍,并伴有眼部症状。
据马云富称,目前,狭颅症的治疗方法首选是手术,而最好的手术时间为6个月到1岁期间。
手术的目的是重开颅缝,使颅腔有所扩大,去掉限制脑发育的因素,防止颅内压力增高,改善颅骨和面部的外形,可尽量减少对大脑发育的影响。
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实习生 刘鹤洋 河南商报编辑 赵琦 来源 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