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
行业

非遗“御风而行”,沉寂的锔瓷行当在短视频里鲜活起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20  浏览次数:30589
核心提示:茶文化的盛行,短视频的大爆发,给锔瓷技艺插上了翅膀,有了乘势而起的力量。锔瓷技艺的传承也有了后话和新的篇章。
任何行业都有它的兴衰荣枯,锔瓷也不例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物质供给的丰富,人们对修修补补的需求大大降低。锔瓷匠人陷入了守着金刚钻,却揽不到瓷器活的境地。这个古老的行当行之消亡。

然而历史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又见柳暗花明。茶文化的盛行,短视频的大爆发,给锔瓷技艺插上了翅膀,有了乘势而起的力量。锔瓷技艺的传承也有了后话和新的篇章。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翔/文 记者 时硕/图
耿建华图2

祖上三代靠手艺吃饭,他也拾起了金刚钻

“我们家做锔瓷匠是从曾祖父耿万顺哪里开始的,传到我父亲已经是三代人了”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锔瓷技艺传承人耿建华介绍,他从小耳濡目染,对锔瓷记忆十分熟悉。不过还没等到他“接班”锔瓷行当就已经没了市场。

在工地上做项目,期间的一些经历让耿建华体验到了人情冷暖。他说自己渐渐厌倦了酒场,想换个圈子。之后便爱上了喝茶,也看到了饮茶之风盛行。茶具的销量顺势增长,使用过程中出现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一些惜物的茶人希望修补自己茶具,自然就联想到有锔瓷技艺的耿建华。

一件件修补的茶具出手,一阵阵赞誉声随之而至。“耿建华修补茶具比破碎之前更有美感”这样的评价在茶圈传开之后,找上门来的朋友更多了。他也意识到原来式微的锔瓷行当迎来了转机。就这样,兜兜转转的耿建华于2013年全职回归到锔瓷行当,拾起了金刚钻。用他自己的话说“靠手艺吃饭,与器物打交道我心里更踏实,这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匠人堂
 自称没有绝活,锔瓷的功夫在于修心

“过去锔瓷分山东、河北、河南三大流派,现在这种界限已经不明显了。但共同的趋势是更加注重艺术审美”耿建华表示,要把锔瓷做出来美感,设计的有出处,既需要了解历史,也需要立足当下。

“瓦有时乎裂,瓯有时乎缺。钻孔兮星罗,钉头兮错磨。妙手能完破碎,漏厄应是无多。”谈到锔瓷的历史,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家周鲲所作的《村市生涯图》册就有对锔瓷匠人和锔补这一行当的描绘。

说到“锔”的源头和物证,不得不提大河村遗址出土的仰韶时期的白衣彩陶盆。这只彩陶盆上有两对小小的钻孔,考古工作者推测在陶盆出现裂缝后,大河村先民在彩陶上钻出两对小孔,再用绳子穿过小孔将陶盆固定,这种技法就演变成后来所说的“锔”
微信图片_20230621092415

耿建华的《铺首中山篆》、《又见饕餮》、《银荷莲蓬虫蛀碟》等作品无不让人感受到破碎之物的再造之美。当有人问,哪件作品能代表他的水平,他的绝活是啥的时候。他则淡然地答道,“我没有绝活。要说我的作品为什么受欢迎,我想大概是因为我顺着瓷器自身的个性去修补,绝不画蛇添足”
微信图片_20230621001514

“修一件器物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三五天,关键在于构思。”耿建华举例,曾接到一位藏友送来的笔洗,他对着这件宝贝格物了一年多,才想到满意的修补方案。

送来修补的器物既有一些贵重的茶具,也有普通的粗瓷大碗。总体而言,要么是价值不菲,要么是有独特的情感意义。这些器物在修补之后有了新生命,也有了独一无二的故事。
非遗牌匾

耿建华说他特别喜欢林清玄老师的一句话“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的心”。锔瓷是个慢活,修物的同时也是在修心。在金属与瓷器的构思碰撞中、在精确到毫厘的钻孔中,在反复磋磨的锔钉锻造中,人会慢慢沉下心来,专注到事情本身上去,不断想着推陈出新拿出更好的作品,也就有了匠心。
微信图片_20230621094425
非遗要让更多人看见,锔瓷行当现在这样“吆喝”

“锔盆、锔碗、锔大缸喽”锔瓷匠人走街串巷大声吆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锔瓷艺人也“吆喝”不过早已也换了场地,换了形式。

近年来,在短视频平台上涌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把日常的工作场景记录下来,发到网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耿建华就是其中的代表。
耿建华图1

“我是特别感谢短视频平台,因为这些平台的助力,很多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得到更好的宣传。”耿建华表示:“短视频的强大传播力让更多人看到了锔瓷技艺,也为锔瓷传承提供了新载体。”

“一部分业务是茶圈的朋友介绍,大部分还是看到了我的视频,选择把瓷器交给我修复。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我收了100多个徒弟,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有不少人已经申请到了非遗传承人称号”

据了解,非遗早已在快手迸发前所未有的活力。快手艺术与中国文化报联合发布的2023快手非遗生态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月,快手已经覆盖1535项非遗项目,非遗项目覆盖率达98.6%。战国的剪纸、秦朝的腰鼓、汉朝的泥塑、唐朝的舞狮、明朝的蛋雕……在快手上,各类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文化,开始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被传承发扬。而古老技艺与时代共振迸发出的光彩,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驻足欣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快手上非遗兴趣用户总数已达2.06亿。2022年,快手面向非遗创作者推出长期的“新市井匠人扶持计划”,为优质非遗创作者提供更多曝光和变现机会。2023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快手也发起了「新市井匠人之我家乡的非遗」活动,邀请明星艺人、文旅局长、站内非遗手艺创作者介绍家乡非遗。

过去,许多非遗匠人都面临着传承断代、生计受阻等困境,快手等新型数字化社区的出现,推动传统文化走上更大的舞台,也成为绵延文化薪火的重要力量。

耿建华认为,锔瓷依附于瓷器、茶行业的发展,又得益于短视频平台的助力,可谓“御风而行”前景广阔。谈到对于行业的期盼,他表示希望更多有审美,有美术基础的人参与进来,让锔瓷这项传统技艺得到升华。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