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李志远
在漯河市临颍县,提及“知心姐姐团队”,熟悉的人都会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团队。
而作为“团长”的陈玉霞更是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热心肠圈粉无数。
这是怎样的一个团队?陈玉霞究竟有何独特的魅力?
本期《出彩教育人》带大家走进漯河市临颍县第三高级中学,认识一位多年如一日投身公益的陈玉霞和她的团队。
上学期间偶然接触,兴趣在心中生根发芽
陈玉霞接触心理学还是在上师范学校的时候。彼时,心理学还是一门“副科”。
不过,虽然是“副科”,陈玉霞却从未轻视。
在她看来,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她,有责任去弄清楚每一个学科。
也正是这样强大的责任感,每次上课前,她不仅提前预习好功课,而且在课堂上还认真聆听并做好记录。
久而久之,随着学习的深入,陈玉霞觉得心理学不仅有用还有趣。
“除了可以了解到人的一些一般的心理规律,还会学习到很多的调整方法,感觉内容特别的新颖,我就特别喜欢。”陈玉霞回忆道。
尝试到心理学带来的“甜蜜滋味”后,陈玉霞对心理学更加着迷。
于是,无论是课间还是课外,她都随身携带一本心理学相关的书籍。
“就觉得心理学还挺有趣的,只要看见心理学相关的资料,都爱不释手。”陈玉霞说。
尽管兴趣在心中生根发芽,但彼时的陈玉霞只把它当作了自己的一个爱好,并未想过当终身从事的职业。
从小白到职业咨询师,她从未停止学习
不过,这一想法在从教之后发生了变化。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陈玉霞每天和其他老师一样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不一样的是,陈玉霞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却总是在学校排名第一。
如此年轻的教师是怎么做到的?
为了了解其中的“秘密”,学校让陈玉霞准备了一节公开课。
而就是这节课,让所有人打消了对她的怀疑。
原来,不同其他的数学老师只是刻板的讲解知识点和习题,陈玉霞的课堂充满了趣味。
在课堂上,陈玉霞将枯燥无味的知识与生活情景结合,并运用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听后,不少老师这样称赞。
同事的认可更加坚定了陈玉霞的信心。于是,在教学中,她经常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贯通到整个课堂。
如一节课45分钟,她会分成三个时间段,通过做游戏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如每次批改作业,她都会在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上留言,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而肯定和成绩,也让她充满了学习的动力。
除了日常看书、上网课之外,她还积极争取前往省教育学院进修的机会,并顺利通过考核。
两年的脱产学习,让她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也从小白成为了专业人士。
多年如一日投身公益,累计服务数万人
如何让所学惠及更多的人?进修回来后,陈玉霞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
原本想去山区支教的想法因为孩子年龄尚小而被迫取消。但陈玉霞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在等待合适的机会。
是不是可以通过公益讲座的形式走进学校呢?
2014年,一个想法突然涌入脑海。
不过,想法虽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而第一个困难便是时间问题。
“我是学校的老师,出去开设公益讲座势必要占用很多的时间,学校会同意吗?”
抱着试试的态度,陈玉霞敲开了校长李培锋的门,当面诉说自己的想法。
原以为会被拒绝,可让陈玉霞没有想到的是,校长李培锋不仅没有拒绝,而且还问她是否需要提供帮助。
“你做的是一件善事,所以鼓励你走出去,你记住,你不仅是三高的教师,更是全县的教师。”时至今日,校长李培锋的这句话一直在陈玉霞耳边响起。
她说,也正是因为有了校长的支持,她才有了在全县开展公益讲座的勇气。
所谓善良之人,有事众人帮。在决定开展公益讲座的当天,陈玉霞便收到了不少人发来的消息,表示希望可以加入到团队中。
同样也是在2014年,漯河市共青团知心姐姐团队向其抛来了“橄榄枝”,希望陈玉霞能够做临颍区域的负责人。
听到这一消息,陈玉霞几乎没有犹豫便欣然接受。自此,她和她的团队以“知心姐姐”的名义走进临颍县各个学校开展心理公益讲座。
截止到目前为止,陈玉霞和她的团队成员已经走遍了临颍县所有乡镇,累计服务数万人次。
没有报酬,没有休息日,更没有鲜花和掌声,陈玉霞和她的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曾经有人问她这样做图啥,她呵呵一笑,说道:“图的是心安,是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