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月4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梨花风起正清明,躬身劳动我最行”的劳动实践活动。
活动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卡纸、废旧吸管等材料制作了风筝,还有的同学自己亲手制作了菊花。
一只只美丽的风筝、一朵朵淡雅的菊花向烈士表达着深深的哀思。
清明节既是追思祖先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五年级的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利用班级植物角精心养育绿植,美化班级生活,有的同学们在班会上分享自己所带绿植的习性,交流种植经验。
五四班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的“种植园”观察了解草莓的生长情况。
五六班的同学们还搜集整理了关于清明节风俗习惯,在中队活动课上小组分享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对比交流南北方清明习俗的不同,接着又通过视频观看青团的制作过程,一起品尝在家制作的青团,感受南方清明食物的特色。
本次活动,阐释了该校“智行劳动”的育人理念,以“劳”育人,以“劳”树德,学生既了解了“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又传承了农耕文化,增强了文化认同,坚定了文化自信,让儿童在劳动体验中感受幸福,在劳动收获中快乐成长。
五五班张晨昔同学开心地说:这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让自己对传统节气清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