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天,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委员、脊柱微创中心主任朱卉敏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主任钱济先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主任、脊柱微创中心主任马学晓教授,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常务副主任李利军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椎间盘中心副主任李元贞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脊柱骨科王真教授、青海红十字医院骨科阿尖措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吴一民教授等联盟主席团成员展开了热烈地交流和探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院长助理王红建教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脊柱微创二科主任孔凡国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与会也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众所周知,脊柱微创技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精确度高、术后恢复快等良好效果,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常见疾病都能通过微创手术得以治疗。
多年来,黄河流域始终专注于脊柱外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使脊柱外科进一步朝着精准化、微创化的方向发展,但部分区域仍存在着技术发展不平衡、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适应症掌握不够全面等问题。鉴于此,河南、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等黄河流域省区的脊柱外科同道共同发起成立了黄河流域微创脊柱外科联盟。

本次会议轮值主席、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管委会委员、脊柱微创中心主任朱卉敏教授表示,将紧跟脊柱外科领域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发展潮流,聚焦脊柱外科新技术、新进展,探索建立人才、技术和平台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推进行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促使服务模式更优化、医疗资源供需更匹配、就医格局更合理,满足黄河流域群众就诊需求。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记者注意到,“联盟”在河南的发起机构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那么,为什么是这家医院呢?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公立的骨伤专科医院,一院两地多址,拥有骨科床位3200张,年骨科手术4万余台,连续四年被医信天下评为全国中医骨伤第一名,其中郑州院区占地247亩,骨科床位1500张,设有的临床解剖中心2000多平米,能容纳近100人同时练习操作,有利于骨科新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目前,朱卉敏教授带领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微创中心设有4个科室,也是省级微创中心,河南省脊柱微创工程研究中心主体单位,河南省脊柱微创主委单位,中心引进了天玑机器人、电磁导航、光磁导航、O臂、术中三维平板C臂、G臂等大型医疗设备,拥有近十套椎间孔镜、椎间盘镜、双通道内镜,形成了微创介入、微创内镜、微创固定融合等技术体系,年脊柱微创手术量2000余台,使脊柱微创技术向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脊柱微创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会议结束时,专家们一致表示,联盟为推动黄河流域微创脊柱外科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一个公共平台,构建了一个区域协作机制,有助于强化区域互补协作,不断提升黄河流域骨科医生的执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更好地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和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步伐。 (宋艺博 李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