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学会用博弈、概率的思维去了解它、掌握它、拥抱它、利用它。积极参与去博取泡沫,但下注的筹码应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成了,额外获取一笔意外之财、享受高收益;败了,就当花钱买了经验教训、也不至于重创身家财富。
暴涨暴跌比特币
近一年来比特币涨势凶猛,哪怕在9月份中国央行认定ICO(代币发行融资,相当于新创一种数字虚拟货币)为非法融资行为后,仍止不住快速飙升的步伐(虽然中国限制、甚至禁止了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所有数字货币的交易,但持币者仍可通过网络在全球其他国家交易)。可到了12月中旬,在比特币摸至19187美元高价后急转直下,出现了一波暴跌行情。
截止23日,相比年初报价的1000美元左右,今年比特币最高涨幅超19倍!许多人扼腕叹息踏空比特币、错失人生重要的一次财富逆袭机会,更有甚者纷纷讥笑、指责看空比特币的所谓专家学者,贻误他们的发财美梦。
关于比特币,看多与看空者分歧严重,水火不容。
看多者认为,比特币因具有不受国家、金融机构、地域及实名制限制的特点,也就不会因国家超发货币稀释其购买力、并且能避开跨国金融机构的监控,可以全世界流通使用,且总量有限,其价值堪比黄金,以后只会越来越贵。现实的情况是,比特币也确实被大量的应用于毒品/军火/洗钱等黑色交易中,并充当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就是黑/灰色交易的钱。
看空者认为,各国货币都受发行国的强力保护(缴税使用及法院/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的强力推行),而比特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能确保其货币功能,其价值只是当下的人们相信它——谁又能保证世世代代的人们都信任它呢?各国能超发货币,这是调节(刺激/冷却)经济的一种手段,比特币不具有这种功能,又因其数量固定,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以比特币计价的社会经济必然通缩。
不管多空双方的分歧如何,截止目前比特币确实较年初涨了,之前的持仓者也确实利润颇丰(如果卖出兑现的话)。但是,请注意前提条件——截止目前,一个月后、三个月、甚至一年之后、三年之后的价格会是多少呢?你能确切的知道是涨还是跌么?
关于比特币是好是坏、是涨是跌、是投机还是投资的讨论,我们暂且放在一边,只是由它作为一个引子:我们如何看待预测、如何验证预测、以及如何应对泡沫。
幸存者偏差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想给战斗机装上装甲,但又怕增加重量而影响飞行速度,所以只能防护受攻击概率最高的部位。通过对从战场回来的飞机统计,发现机身的弹孔比引擎上的多得多,于是决定加固机身。但一位数学家却建议到:应给引擎披装甲而非机身,因为引擎中弹的飞机大多坠毁,进而从统计样本里消失了,这就是幸存者偏差——人们只会对幸存下来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而忽略了早已消亡的那些样本。
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是二十年前在北京买房,现在身家起码也上千万了;要是十五年前做外贸/做电商,深入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早都财务自由了;要是十年前买了腾讯的股票,现在绝对会有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收益……
可现实却是另一番场景:二十年前,你在东北的铁岭市买了房,完美错过人口红利和城市化红利;十五年前期,你花费巨资出国留学,完美错过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十年前,你购买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概念股——中华网,而今它已退市……
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等功成名就的创业大佬们广受赞誉,并被人总结出“勤奋、胆识、高情商”等优秀品质,而现实是具有这些品质的创业者多了去了,只是他们没有成功、早早的消失于样本之外,这种幸存者偏差带来就是“以结果找原因”。
股市大涨,什么原因呢?央行降息,这是货币放水,钱越来越多了啊;股票定增变多,相当于企业增加了资本公积,是给老股东发红包啊;美国非农数据变差,国际热钱流入国内啊……
股市大跌,什么原因呢?央行降息,说明经济差,那企业盈利就差啊;股票定增变多,股票供给增加啊,供给多可不就跌么!美国非农数据变差,说明国内股市受国际经济影响啊……
看到了吗?不同的结果,却是同样的原因!
除了比特币,还有其他以太币、莱特币、无限币、阳光币……多达1000种数字货币,可有几个持续暴涨的呢?设计原理基本相同,凭什么比特币就正规、而其的都是山寨币呢?这也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因比特币暴涨,预期其有泡沫的人就该被狠狠打脸吗?NO!若比特币半年/一年后暴跌,预测其有泡沫的人“当前如何被唾弃、到时就会如何被追捧”,舆论立马转为:比特币没有价值支撑、纯属投机博傻、新韭菜又被狠狠收割……
曾经的赢家看多者随即变成了傻X接盘侠。为什么?以结果找原因、以结果论英雄啊。
可投资比特币的人确实赚到了钱啊?!是的,任何一次泡沫都有暴利的机会,而这就牵涉到如何看待、应对、参与泡沫的问题。
怎样应对泡沫?
学理财、做投资、赚收益,应积极的去拥抱泡沫。为什么?因为泡沫意味着暴利——高收益、高回报、高利润。从另一个层面说,泡沫就是一个人的财富暴击时刻——由此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由此财富跃升、甚至由此财务自由。
泡沫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存在辩证矛盾的关系,可在现有的舆论中“泡沫”往往是贬义词。每一次泡沫之后,媒体总爱感慨“多少人的财富被洗劫、多少人亏的血本无归、多少韭菜被收割”,但另一方面又大为赞赏“谁谁谁胜利大逃顶、谁谁谁收益有多高”,其实就是同一件事,只是硬币的正反面——有多少人被洗劫、就有多少人大逃顶;有多少茬韭菜被收割、就有多少收割韭菜的人;有多少人逃顶就有多少人接盘、有多少人抄底就有多少人割肉。
是的,泡沫的本质就是存量财富的转移再分配。相比花费大量心血/技能/时间/精力/劳动创造增量财富并分得一杯羹(能分多少往往并不是你说了算)来说,参与泡沫带来的财富转移形成的暴利更刺激、更迅速、金额会更大。泡沫参与者纷纷投掷下自己的筹码,钱就在那里、金银就堆积在那里,不增不减、不多不少,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谁抢夺到就是谁的。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泡沫呢?既不能坚决的拒绝排斥,也不能沉浸其中的着迷入魔,而应以博弈、概率的思维去看待并参与泡沫。
既然泡沫是一个财富抢夺、你亏我赢的零和游戏,凭什么别人是韭菜而你是收割韭菜的人呢?为什么是你转移别人的财富、而不是别人转移你的财富呢?你怎能保证自己大多数情况下判断的正确性?
所以讲博弈、靠概率,这是理性、这是科学。
首先,当然需要数据分析和知识体系的论证,这是初步的考察和辨识,并得到一个大致的判断,这是投资决策的前戏——也称尽职调查,这样做并不一定保证胜算、而是提高胜算的概率,哪怕预判失误,也为以后提供经验教训。
其次,就是下注。在概率一定的情况下,下注足够多、中奖的可能性就足够。那是不是说因此就把房子、股票、黄金、基金、外汇、期货、字画古玩都买那么一点点呢?当然不是。投资如此分散、下注如此之多,就不能保证概率一定啊,所以要结合自己的精力在尽可能多的领域下注——可以选三五个。
最后,就是把投注的筹码大小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投资不是赌博、不到逼不得已也不建议 All in,否则一旦爆仓后果不堪设想,或许从此再无翻身机会。当然每个人的承受极限是不同的,有的人只能承担1万的损失、可有的人却能承担1000万的损失,投注不在绝对金额的大小,而在于你能承受多少金额。
我知道比特币有泡沫,但我仍会坚持购买;我知道一二线城市总有一天会崩盘,但我仍会投资购入;我知道股市风险很大,但我仍会积极参与……
我就是在用有限的投入、可控的成本、能承受的资金去博取一个上不封顶、具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