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宜阳县赵保镇西赵村70岁的农村妇女刘妞子,用种地卖粮攒下的钱,两次义务整修村里农田生产道路,成为美谈。
11月15日,再次讲起此事,刘妞子说:“我在村里当了三十多年村干部、小组长,这都是咱群众的事,我修这条路也不算个啥。”
靠种地卖粮,村民自掏腰包整修农田道路
11月15日,立冬后难得的一个晴好天气,没有一丝丝的风,湛蓝的天空下,西赵村北丘陵上的田地里,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给刚脚脖深的油菜苗追肥。
刘妞子两次整修的生产道路,就穿越这片农田,只是随着丘陵的走势,弯了几道弯。村民们介绍,这条土路有3公里长,两侧串起了村里8个生产组的土地。
站在这条土路上,放眼望去,约3米宽的道路两侧,尚绿且黄的酸枣树、构树,随处可见。“现在这还都少多了,也不耽误走路。”村民吴现民说,这条路没修之前,才一米多宽,夏天的时候,路边的酸枣树枝能长到一人多高,两侧的树枝都连到了一起,“俺们下地干活,都是钻到下面走,一不小心都会被枣刺划伤脸。”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多位村民的证实。直到两年前7月的一天,两台铲车、钩机开到了这条路上,用了十几个小时,把两侧的酸枣构树连根拔起,又用土把路垫平压实,路面也扩到了4米。
“一开始谁也没想到这是刘妞子花的钱,她家的地也不在这一块,后来村民们都议论呢,才知道是她。”多位村民说,刘妞子的老伴去世有一二十年时间了,她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她承包耕种的十来亩土地,修路花的两千多元钱,都是她这些年种地卖粮食积攒下来的。
有名热心人,村民家人齐称赞
今年7月,因为下大暴雨,刘妞子整修的生产道路,被冲毁了有一公里长。雨后没多久,她又花了几百元钱请来了铲车,进行了平整,最终形成了现在的3米多宽的土路。
在村民们眼中,刘妞子两次花钱整修村里的农田生产道路,并不是一时兴起。她是土生土长的西赵村人,生在西赵村,嫁在西赵村,生活在西赵村,在村里当小组长、妇女主任,前后有三十多年,有名的热心肠。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路上结冰,村里的公厕地面结冰很滑,刘妞子悄悄到小卖部借来纸箱子铺在地上,方便老人和孩子上厕所。
这三年来,因为疫情,村里不少人都闲在家里。刘妮子就自己掏钱买来了音响和红绸子,组织起二十多位村民扭秧歌丰富生活。
去年母亲节,她自掏腰包准备食材,在家门口做起大锅菜,炸起了油条,邀请村里的妇女们免费去吃。
村里办活动庆祝建党百年,她又自己掏钱买来了两百面党旗,发给参加活动的村民使用,装扮节日氛围……
不仅在村里,在妯娌心中,刘妞子也是榜样。刘妞子的家庭是大家庭,她有亲妯娌7个,加叔伯妯娌共15个,刘妞子是家里的老大。
“俺大嫂在我们家里,不管是对公婆,还是和我们处妯娌,还是对小一辈人,都是没啥说。”刘妞子的叔伯妯娌吴会珍说,
刘妮子的婆婆去世前的四五年时间里,因为生病,生活上不能自理,她就把婆婆和公公接到家里照顾。
“俺大嫂给俺大娘洗脸擦身子,洗衣服做饭,一勺一勺喂饭,给俺大娘伺候的还很干净,衣服上都没见过饭渣子。”吴会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