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物理老师等不同科目的老师笑吟吟地走进教室,然后宣告体育老师身体不舒服,这节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
谁的童年里没这个“桥段”?
网友还笑称,这已经成为困扰很多人童年的一大难题:体育老师教体育,怎么身体这么柔弱?
但是在漯河市临颍县南街学校,在班主任、语文教师刘佳丽的班上,却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景象:与体育课相比,学生更爱上语文课。
这样的语文课堂有何魅力?咱一探究竟。
做学生的“妈妈”
刘佳丽曾笑着跟学生开玩笑: “你们不听话的话咱们体育课就不上了,上语文课。”
“那挺好的,我们要上语文,我们最喜欢上语文课了!”学生们纷纷表达着对刘佳丽课堂的喜欢。
语文课堂备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原因,在刘佳丽看来,应该是孩子们喜欢她,“爱屋及乌”,就特别喜欢语文课了。
事事负责、贴心细心的刘佳丽,被很多学生当作是一位“妈妈”。
在她班上,还曾经有一个学生开学后怎么都不愿意到学校上课,天天在学校门口哭。
“孩子的妈妈也很难受,孩子不上学要怎么办,急得不行。”
刘佳丽说:“她跟我打了电话,我找孩子讲,可以把我当作家人,有什么事儿都可以第一时间来找我,我都帮你解决。”
第二天,就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了。
“从此以后天天下课围着我。”刘佳丽笑着说。
也不单单是对这个孩子,刘佳丽作为班主任,不仅在学习上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更在生活上关怀备至。
对每一个学生,她都以妈妈一样的细心和耐心,给予足够的关注。
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青年教师,刘佳丽坚信,老师存在的价值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帮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我的目标就是为学生们创设一个更适合成长的环境,让他们在班级的摇篮里顺利成长。”
拎着两箱牛奶去家访
刘佳丽班上的一位家长还记得,这位青年教师的心细如发。
那是一堂课外活动中,刘佳丽班上一个男生不小心在操场上摔倒了。
“可能是小男孩吧,想着自己是个小男子汉,强忍着跟我说没什么。”
刘佳丽说,“但是我看他情况很不对劲,那节课下课后正好是放学时间,我立马和他的妈妈联系,让他们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
结果不出所料,检查结果显示,这个男生摔骨折了。
“家长跟我请假,说医生讲不能动,要在家静养。”刘佳丽回忆。
当时,她就下决心要去家访。
那时正好是最热的时候,家长一再说不用刘佳丽过去,孩子在家休息休息就好。
“孩子摔倒了骨折了,本身就很疼痛,再加上不能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心里一定更难受。”想到这里,刘佳丽去买了两箱牛奶,很快开始了这次特别的家访。
家访很顺利,孩子和家长都特别开心,也从此心中更加喜欢这位贴心细心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