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红色党建引领乡村蝶变,刘德城村十年发展之路|献礼二十大 管城非凡十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0-09  浏览次数:34314
核心提示:从1999年到刘德城村至今的23年间,青春的痕迹见证了红色党建文化在这里引领一场美丽乡村的蝶变。依稀地记得当年刘德城村没有一条水泥道路,主街道的柏油马路大坑连着小坑,每到下雨天路上储满积水,陌路人由此经过,翻车、摔跤现象屡见不鲜。现在,走在干净整

从1999年到刘德城村至今的23年间,青春的痕迹见证了红色党建文化在这里引领一场美丽乡村的蝶变。依稀地记得当年刘德城村没有一条水泥道路,主街道的柏油马路大坑连着小坑,每到下雨天路上储满积水,陌路人由此经过,翻车、摔跤现象屡见不鲜。现在,走在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上,品着街头舒逸别致的“微景观”,绿杨掩映之下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刘德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场“月光会议”维护槐林生态美】

每到初夏醉人的槐花香飘四溢,百十亩的槐林盛况堪称全市一绝,与此同时也是它们的受难日,无知的村民为了一己之私伐树、撸槐花、拾柴火忙不亦乐乎,导致大片的林地被毁,遇到大风天气,风沙满天飞。面对此情此景,党支部召集党员、干部连续五场“月光会议”利用亲缘 、地缘等优势,做细做实村民工作,同时建立村民理事会,和村民自治微信群,把村庄在外务工人员拉入群,号召大家共建美好家园,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商议决定,以组为单位引导群众投资,把各组区域的主干道和巷道铺设成水泥路,同时做好下水道,并申请水利局为村民打了一眼500米的深水井;以组为单位把槐林以片域形式投标,承包到户,责任到人,从而维护了槐林的生态美。

【发展遇瓶颈,党员带头外出谋发展】

本世纪初南水北调大运河的修建通水,正商发展的人文生态绿化及2016年的拆迁安置工作,面临着2400多刘德城人选择舍弃自己赖以生存的山林田地,人均耕地锐减到一亩的状况,发展遇到了瓶颈,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践行了“争做有梦想的党员,争创有号召力的党组织”的服务理念先后多次召开党员工作会议,为大家讲政策、理思路,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作出一个重大决策落地,党员带头外出谋发展、经商、木匠、泥水匠组建的建筑队、装修队……刘德城人的身影开始遍布河南的各行各业;也出现了轰动一时的“刘德城村18天无动荡拆迁”爆炸性新闻。

【党建引领卫生环境整治】

经过21年的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但百姓对党当初的红心、恒心不改,党建引领与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结合起来,在党支部带领下,因地制宜,重点围绕人居环境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全村长效机制的环境整治和大田地治理。党员、联户代表发动本组的退休干部、乡贤居士、退役军人、毕业大学生主动参与拆除私搭乱建 、清除乱堆垃圾 、修补破损路面、加强田地管理,初步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坚持投入不吝啬,建设不浪费,用小资金撬动大效益,画龙点睛扮靓人居环境,路面提升从细微处着手见缝插绿、无缝衔接确保无污点、有亮点,截至目前种植草皮1500平方米造景10处,建成绿化廊道2500米。

【开展竞赛比拼,提高村民种地积极性】

刘德城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曾有“花生基地”的美誉,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比种地收入高得多,部分农民弃田打工,出现部分农田杂草丛生、低效利用的现象,如何提高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恢复昔日的田园风光,留住乡情乡愁成为摆在村支部面前的一道坎,试点先行、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在党员代表、联户代表的示范引领下,村三委干部齐心协力,率先把一组耕地种了起来并进行监督管理,村里留守老人倔强的相信,只要勤劳,只要善待土地,土地也必当善待他们,但由于种田体力跟不上投入往往和收入不成正比,针对这一问题,村党支部研究制定奖励措施,一方面结合“亮赛比”在四个村民组织间开展竞赛比拼,对于工作成效显著的村组给与经费奖励,另一方面探索成立由党员、代表组成的农业服务队,购置小型农用机械解放人力,根据耕种结构面积给与灌溉补贴,解除了后顾之忧,村民种地的积极性和获得感提高了,桃红杏肥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再次展现。

【组织节日活动,促进邻里和谐】

乡村亮起来,乡民富起来,还要乡风美起来。2020年7月6日刘德城村全民回迁至正商生态城滨河新居安置房,集中居住在2、3、9、10号楼,村党总支部将文明创建与社会管理、村民自治相结合,多次在安置区开展春节、元宵节、三八、等节点,适时组织开展符合节日特点的活动,既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促进邻里间和睦;充分利用 “4+x”党员活动日“学习强国”、“微信工作群”引导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好习惯,自觉成为道德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有力推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下五星党支部创建工作的开展。

一个基层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在刘德城村生活的23年间,从当年槐林承包、挖河修路土地征收,到刘德城村无动荡拆迁、回迁,到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防控,再到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每一次会议、每一项决定无不见证着刘德城村的历史进程,助力着南曹街道向着新时代发展,真切感受到百姓眼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百姓对党的热爱,党支部对百姓的深情在乡村的岁月长河里流淌着,生生不息。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