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时节走进南阳市桐柏县,青山绿水映入眼帘,你会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连呼吸都成为享受。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良好的生态就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桐柏县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生态引领、项目带动、环境带动、品牌带动’四大战略,全面推进‘中国碱都、中原茶乡、生态淮源、文旅名县’四大建设,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为抓手,走出一条新常态下转型跨越、绿色崛起之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桐柏县委书记贾松啸告诉记者。
生态引领开启建设美丽桐柏新征程
桐柏县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发展,近年来提出了“中国碱都、中原茶乡、生态淮源、文旅名县”四大发展定位,决定深入实施“生态引领、项目带动、环境带动、品牌带动”四大战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打造南阳绿色增长极,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美丽桐柏的目标。2021年9月,中国共产党桐柏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发出了“坚持‘生态引领’,厚植绿色优势,绘就‘生态淮源’新画卷”的号召,开启了建设美丽桐柏新征程。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桐柏县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近年来,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以污染防治攻坚为抓手,通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铁腕治污、全民治污,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十三五”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各项环境目标圆满完成。进入“十四五”,桐柏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污染防治攻坚10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因桐柏县环境执法工作成效突出,2022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桐柏分局被国家生态环境部评为“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
生态修复再现绿水青山
近年来,桐柏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持续推进生态修复,36个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工程全部完成,恢复率100%,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6座。2020年,桐柏县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狠抓修复治理,强力呵护蓝天碧水。该县按照“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耕则耕、宜草则草”的要求,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全县矿山全面开展生态修复,确定了县、乡镇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合力督促,矿山企业为主体的整改机制,明确持证矿山治理主体为企业,废弃矿点治理主体为属地乡镇。
通过降坡、削坡、修建挡土墙、截排水沟、覆土复绿等工程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实现矿区应绿尽绿。对多余的废石废渣,及时清理处置。对工业场地,清理废石后,覆土回填,播撒草籽复绿,有条件的复垦为耕地,并栽种经济作物,变废为宝。
全力加强管护,巩固生态修复成果。近年来,桐柏县全力加强矿山修复工程后期管护,巩固矿区复绿成果,对高温干旱、寒冻造成的植被破坏,科学补栽补植,全面查缺补漏提标整改,确保修复后的矿山绿色常驻。
“生态修复事关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将扛起政治责任,把矿产资源管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坚定不移实施矿山综合整治,促进矿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实施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桐柏县)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造福淮河流域人民作出贡献!”桐柏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党建凯告诉记者。
“三个不让步”,打造中国碱都“升级版”
到桐柏看经济发展,必须去化工产业集聚区走一走,看一看,因为这是桐柏的“聚宝盆”。
依赖储量亚洲第一的天然碱矿,桐柏县的碱硝化工产业一直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也曾是全县的污染重灾区。为彻底甩掉“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桐柏县先后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并按照国家级工业生态示范园的标准,聘请专业人员规划建起桐柏化工专业集聚区。党建凯介绍,化工产业集聚区自建立以来,桐柏县委、县政府就确定了“三个不让步”的原则底线:影响生态环境的不让步,安全生产不达标的不让步,影响整体规划的不让步。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桐柏分局局长安琪告诉记者,依据环保和产业政策,桐柏县近3年来就拒绝了60多家有污染的企业入驻。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建成河南循环经济示范区试点,刮起了“科技创新风”。以碱硝化工行业废渣、废弃、废液、废水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技术创新,桐柏县不仅投入4亿元巨资研究出被称为“倍半碱一步法”的制碱工艺,还初步形成4条工业生态链,建成20万吨小苏打、40万吨矿物肥、5万吨醋酸钠等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去年以来,桐柏进一步强化化工产业集聚区与天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合作,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做精做细、做大做强碱硝化工业,加快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碱都”升级版步伐。
创建“生态强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春夏时节,走进桐柏县淮源镇陈庄村,让人眼前一亮: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四通八达的连户道路、鲜花环绕的文化广场、飞鸟蹁跹的荷塘湿地,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淮源镇面貌发生的巨大变迁,是桐柏县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淮河源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为统揽,以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县为载体,大力推进“美丽桐柏”建设,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着力构建城镇村庄风景如画、河流湿地清澈如镜、沿路沿渠林带如网、山头坡面绿林如屏的生态体系。
目前,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3万余亩,全县林地面积达15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2.9%,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全县森林覆盖率、受保护地区占辖区总面积比例、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生态县建设指标的实际数据,均远高于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要求。
“我们将围绕生态强县建设,把贫瘠山地丘陵变成群众的金山银山,着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双赢发展。”桐柏县委书记贾松啸说。
争创“文旅名县”,淮河之源魅力四射
桐柏县地处桐柏山腹地,是千里淮河之源,生态良好、名胜众多、文化厚重,被誉为“福地洞天”,具备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条件。近年来,桐柏确立了打造“文旅名县”的目标,把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产业来抓,实现从传统的行业管理向统筹产业发展转变,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桐柏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共有旅游单体455个。该县围绕淮源景区、龙潭河景区、红叶景区、五虎山景区及桐柏革命纪念馆等重点景区,着力构建生态旅游发展体系,积极发展山水休闲游、红叶观赏游、乡村观光游、生态养老游、现代工业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打响“生态淮源、养生福地”旅游品牌。同时,巩固提升优势景区,融合贯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打造中原地区知名的休闲度假、养老养生胜地。
近年来,桐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河流断面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桐柏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等殊荣。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桐柏县委书记贾松啸充满激情地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生态引领,天蓝地绿、水清林秀、生态和美的‘生态淮源’新画卷就会愈发靓丽、愈发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