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赵爽 通讯员 郝扬 崔鹏 文/图
麦浪滚滚,满目金黄。作为全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和优质小麦种子基地,焦作市温县(以下简称温县)38.1万亩小麦喜迎丰收。
近日,在温县黄河滩区,数台收割机穿梭在连片的麦田里,将金灿灿的小麦“收入囊中”,看着运输车里堆起的麦粒,种粮大户吕红文打心底里高兴。
吕红文算了一笔账:“咱种的是优质小麦,普通小麦的麦穗种子数在40—45粒左右,优质小麦在50—55粒左右,这一亩地能多收百十斤,多收入二三百块钱。”
优质小麦高产量的背后,是畅通的销路和不断上涨的收购价。今年,吕红文在当地农业部门的“牵线”下,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天香面业签订了协议,收购价可以高出市场价五分到一毛,一亩地可以多卖100多块钱。
除用于粮食深加工外,作为制种大县,温县的优质小麦还通过种业公司被销往全国各地,为全国小麦增产贡献一份温县“芯”力量。“1斤好麦种平均能产40斤小麦,我这700亩地就能为国家多产出3万5千斤优良麦种,就能多打140万斤粮。下一季,我想尝试再增加200亩。”手捧着饱满的麦粒,吕红文自信满满。
目前,温县拥有种业公司50余家,小麦种子基地面积稳定在3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建设小麦种子基地15万亩,占河南省小麦种子基地面积近十分之一,年外销小麦种子超1.5亿公斤,覆盖8个黄淮海省区。
农民扩产的底气不仅来自于市场,更来自于温县科技兴农的各项政策和帮扶措施。受去年夏、秋持续强降雨影响,温县部分小麦晚播。为确保小麦丰产丰收,温县面向全县提供“一喷三防”服务,发放小麦晚播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种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下派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田间课堂”“云课堂”,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三夏”,设置5个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站点,开设农机转运绿色通道,确保“三夏”生产安全高效。
“我们将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多措并举助农惠农,让老百姓挑上金扁担,丰收优质粮;同时,持续推动小麦种子产业做大做强,叫响‘温麦·中国种子’品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温县力量。”焦作市温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卢继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