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出思路,评出干劲。6月7日,信阳市罗山县庙仙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对各村5月份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此次观摩活动突出实效,以“发现问题、找准对策”为重点,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随机提问、现场打分、综合点评的方式,真实检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探索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仲夏时节的庙仙,处处充满着收获的喜悦和希望的生机。干净整洁的村庄小道,生机盎然的花木,竹篱笆上爬满了不知名的小花,还有乡土韵味的景色……大家行走在村庄地头,感受着环境的新变化,共话乡村发展,分享交流经验,探索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就地取材打造出了农耕文化,充满田园色彩,值得借鉴。环境整治要有‘新招’,长效管理更要‘跟紧’,治和管‘同步走’,这样人居环境成果才能保持住、再提升。”通过观摩,大家心中都有了打算,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激发了奋进动力。
据了解,为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该乡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结合“月观评”活动,精心制定《庙仙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督导考评奖惩办法》,实行村、包联单位“同奖同罚”,每月按照观摩评估、实地督导、暗访督查等成绩综合评定为“好、中、差”三个等次,对每月排名前一、二名的村给予一定奖补,并授予“流动红旗”;对当月排名倒数后一、二名的村挂“黑旗”,通报批评、约谈。全年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成绩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干部纪实的重要依据,与评先评优、工作绩效相挂勾。切实通过“激励引导,压力传导”,不断健全日常、专项和年度“三联动”的长效考评机制,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为基层治理赋能添劲。
“我们以每月观评活动为牵引,积极探索创新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式方法,提升‘网格化’治理效能,发挥‘以奖促治’的激励效应,形成抓日常、保长效的管用机制。”该乡党委书记吴士军表示。
今年以来,该乡已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观摩评比5次,督导暗访50余次,整改问题180余个,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庄17个,打造景观路9条,对8个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全域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