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批签订的50万斤黄金梨是外贸专供,价位高,全部出口到越南、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必须指导到位,保证品质,如果头一炮打响,明年至少订购300万斤……”5月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行走自贸区》栏目中,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汪庄村青年农民毛保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近年来,博望镇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敢下大赌注,动大手笔。在注入项目 、引进资金、培训技术等环节注重向产业区倾斜,催生出以有机黄金梨、多彩月季、良种葡萄、温棚蔬菜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集群,总面积5万多亩。其中,发展优质黄金梨2.3万亩,亩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温棚蔬菜、良种葡萄每年收入突破5万元,特色产业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7.7%。2019年,博望黄金梨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十批“特色农产品”;今年3月,博望镇又以超强的实力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全省首批“一村一品示范镇”。
随着规模不断膨胀,该镇千万农民先后加入“产业大军”。谁去引领产业向着高产高效、高附加值的方向迈进?怎样开发广袤的国际国内大市场?该镇领导在动员机关干部争学农业技术、争做科技“行家”和电商“经纪人”的同时,采取信息传导、重点推荐、奖补学费等多种措施,引导支持返乡创业的青壮年农民加入自学农业高新技术,边学习边实践的职业型农民队伍,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农民经理人。据悉,仅汪庄、前荒、刘庄、王岗、小罗庄等18个村就有23人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学习,已有12人拿到了专业文凭。
汪庄村青年毛保旭,大学毕业后外出打工,返乡后通过流转土地种黄金梨20亩,牵头组建了“帝乡梨专业合作社”,义务承担近千亩黄金梨园的技术指导、梨果购销任务。在此过程中,他充分地认识到科学无止境,技术生财富,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几年来,他先后参加了清华大学的“乡村振兴头雁计划”网络课程学习、河南农大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南阳师范学院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训”,分别拿到了清华大学颁发 的《乡村振兴头雁计划培训合格证》、《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训证书》、《农业经理人》证书等。
全面掌握一整套先进技术的毛保旭注重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的有效衔接,运用新技术对梨园进行技术改造,在引进秋月梨、丑梨等新品种进行试种的同时,还以独到的技术开发高品位的黄金梨产品,冲刺国际国内大市场。他与毛保增、徐明辉、曾宪伟等怀揣专业技术的能人联手,结成“农业经理人”团队,积极与有实力、讲信用的中外客商横向联合。在全镇21个黄金梨专业村挑选梨树长势好、管理规范、应用新技术快的农户定为“特色示范户”,采取定向选点、统一指导、统一配置农用物资、统一预约销售、免费供应特种梨袋等方式,以有机、无公害、色泽好的优质黄金梨全面开发国际、国内大市场。
热学新技术,争当领航人,如今在博望镇职业农民中已蔚然成风。“毛保旭只是特色产业区农民勇攀科技高峰争做经理人的代表,在精品月季、良种葡萄等特色园区,还有一大批乡土科技能人显山露水,正是这些新型职业农民的引领,博望镇的产业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该镇镇长马菁翼对特色产业发展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