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涛表示,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党建统领发展,围绕区五次党代会“一区四高五个川汇”总体目标,锚定“两个确保”,对接“十大战略”,围绕“临港新城,开放前沿”战略定位,坚持“两端发力”,统筹“三区并进”,促进“三带繁荣”,努力在“一区四高五个川汇”建设上迈出大步,在中心城区起高峰中担当主力,在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建设上做出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千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实现以上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
(一)聚焦项目为王,持续积聚整体实力。树牢项目为王导向,狠抓项目谋划、项目实施、项目建设,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0%以上,持续积累发展总量,增加发展动能,积聚整体实力。
狠抓项目建设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聚焦主导产业,持续扩大产业总量。围绕电子信息、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产业,以提高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为目标,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产业层次,营造产业生态,打造产业龙头,建设产业基地,实现制造业总量壮大、质量提升。
建设区域电子信息零部件生产基地。
打造新型建材龙头企业。
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加快企业科技创新。
(三)聚焦城市经济,持续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人口聚集和商业基础优势,充分利用好沙颍河两岸生态资源,分类构建特色商业生态,打造商业街区、消费集聚性城市综合体等,提高城市消费供给力、承载力、吸附力。
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
打造城市综合体。
发展现代物流经济。
发展壮大市场主体。
(四)聚焦以文化城,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抢抓周口市委、市政府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机遇,深度挖掘周口历史传统文化,建设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精品线路,叫响文旅品牌,增强旅客黏性,推进全域旅游。
扎实推进杂技文化产业。
加快周口源文化旅游区建设。
推进沙颍生态经济带建设。
(五)聚焦新兴业态,持续培育产业新动能。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带动数字社会建设,全方位打造数字川汇。
发展数字产业。
加快数字赋能。
强化数字应用。
(六)聚焦改革开放,持续激发动力活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增势,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深化平台公司改革。
深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人才体制改革。
(七)聚焦城市建管,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主动站位“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以“工匠精神”抓建设,以“绣花功夫”抓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为周口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蓄势增力。
加快城市更新。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八)聚焦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把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巩固“三农”基础,发展近郊农业,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村稳定安宁、农民稳步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发展乡村产业。
推进乡村建设。
(九)聚焦民生保障,持续提升群众美好生活品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一小一老一青壮”,尽力办好教育、医疗、休闲、娱乐、便民服务等重点民生实事,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推进教育优质发展。
着力打造健康川汇。
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十)聚焦风险底线,持续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努力打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
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持续抓好安全生产。
守好生态安全红线。
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稳妥解决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