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召开全市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暨“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动员会,回顾总结近年来民商事审判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经验,明确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并就“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进行动员。南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秦德平,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红喜出席会议并讲话,南阳中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基层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人民法庭正副职和员额法官等在分会场参加会议。会议由南阳中院审委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杨俊华主持。
会上,南阳中院审委会委员、民一庭庭长车向平首先通报了全市法院民事审判质效情况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的通知》,南阳中院审委会委员、民二庭庭长李新华通报了全市法院农信社不良资产清收工作情况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薛红喜副院长就近年来全市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客观全面总结,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下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通报中显示,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97807件,审结287373件,结案率96.50%,结案标的1219.47亿元,案件数量保持在全市法院受案总数的60%以上,法官人均办案数接近300件,多项审判质效指标在全省法院位居先进位次。
秦德平院长指出,民商事审判是化解经济纠纷、调节经济运行、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力量。做好民商事审判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近年来,在南阳市委坚强领导和省法院的有力指导下,全市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民商事审判质效有了新提高、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取得新进展、产权司法保护达到新水平、金融审判工作实现新突破、干警队伍建设呈现新风貌。
秦德平院长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商事审判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全市法院要认清形势、找准不足,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继承弘扬既往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聚焦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重干实干,奋力开创全市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新局面。
针对下一步工作,秦德平院长要求:
一是坚定政治方向,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切实找准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从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省副中心城市建设、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高度,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案件,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顺利进行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法破解难题。更高水平的推进全市法院民商事审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有解思维,在破解难题中开拓创新。要不断强化审判管理,规范司法行为,提升审判质效;要强化探索创新,全面深化司法改革释放更大动能;要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提高法院现代化水平;要大力推进诉源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预防。
三是坚持司法为民,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要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便民为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持续提升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强化涉诉民生利益司法保护;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优势,大力推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小额民事速裁等举措,努力把矛盾纠纷消化在当地。
四是坚持从严从实,进一步夯实过硬民商事审判队伍。以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民商事审判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刻不松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清正廉洁保障公正司法。
关于“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秦德平院长强调,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保障基层群众法治需求、服务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全市法院要以创建活动为契机,找准定位、靠前服务、多措并举,用优质司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出南阳法院品牌,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