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马俊峰/文 受访者供图
篮球比赛中,短短几十秒足以改变战况,决定最后的赢家归属。
教育之路上,执教理念的变换,也能够影响一批又一批学生前行的方向。
今天,就让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带你一起认识一位学生眼中的“MVP”。在“快慢变奏”中,感受郑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班主任张汉亮独有的教育魅力。
![]() |
|
【 “快”生活资深老师的活力“新日常”】
一身运动装,利落的短发,开口前就带上了三分笑意……在这个充斥着暑意的夏日午后,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走进了张汉亮老师的“变奏世界”。
“你看咱俩从哪儿开始聊聊?我这办公室也没来得及仔细收拾一下,别介意,哈哈。”
作为同时拥有“政治老师”和“班主任”双重身份的男性教师,与张汉亮的初次交谈远比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想的要轻松、愉悦。
2006年进入郑州二十四中执教以来,张汉亮作为艺术班的班主任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虽然和学生有着不算小的“年龄差”,但他在孩子们中间人气还是很“旺”的。
作为艺术班的班主任,张汉亮有自己的一套“秘籍”。
为了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情,每天清晨五六点,张汉亮就蹬着自行车,从高新区风风火火“冲”到位于中原区的学校,边锻炼边等待学生的到来。
设置弹性作业时间,给学生吃透知识点的机会;自学书法和播音主持相关知识,以拉近和艺术生之间的距离……
张汉亮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在他看来,学习并不是件难事,最关键的是找到学习的乐趣。
【让教育“慢下来”找到学生最细小的“闪光点”】
“年轻的时候,我也是个‘暴脾气’,看到学生成绩不好,或者是没交作业,火气一下就冲上来了。”对于现在的张汉亮来说,每每提起刚入行时的自己,多少都有些“遗憾”。
酷爱运动的张汉亮,长久以来最喜欢的就是在空闲时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短时间内高强度的对抗,并夺取最后的胜利。这种感觉令他“着迷”。
彼时张汉亮的带班风格和球风相似,带着一股子“冲劲儿”。但在经历了一次次和学生无声的“摩擦”后,张汉亮开始思考起什么才是最适合他的教育之路。
入行三十余年,张汉亮做过很多决定,其中最让他欣喜的是教育风格的转变,“只有慢下来,你才能看到每个学生身上最细小的那个闪光点。”
面对本身底子打得好,有自我学习能力的学生,张汉亮选择给他们更多的“外部压力”,让学生在正确的路上加速前行。
对待程度稍显落后的学生,张汉亮会转变策略,变着花样地去发现孩子们的进步之处。
在“慢教育”的引导下,张汉亮发现学生们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听得进老师的规劝,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家人交谈,在学习上也能摸到专属个人“门路”。
一切以学生为主,张汉亮为此做出的努力还有很多。
处理个性问题时,他会站在学生的视角看问题,理解学生的做法,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缺陷,进而改正;
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时,他会将书法、播音主持相关术语带入到比较难理解的政治科目知识点中,用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分解学习中的难点;
对待专业选择时,他也会将事实摊开在学生和家长面前,以学生自身条件和未来发展为依托,为学生找到最合适的艺考方向……
“我一直觉得,当老师是个特别开心的事儿,每次看着学生找到最适合的路,我就感觉做老师特别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