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鹏洋就是这样一条汉子。
这位漯河市临颍县颍川学校的一名体育教师兼政教处干事,在突发的疫情中展现了铁汉一般的担当、做出了铁汉一般的行动。
面对突发任务他不畏难不惧险,而是迎难而上;面对繁琐而重要的任务,他在海量的数据中不眠不休,保证准确、及时上报。
和鹏洋说,不能对不起信任,更不能辜负自己的职责。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李志远
凌晨接到召唤,他脸都不洗奔赴一线()
那是3月24日凌晨4点40分,居家的和鹏洋接到学校紧急通知:由于学校内有学生是确诊病例的密接者,学校需要以最紧急的速度将所有在校学生疏散出去。
“说实话接到电话后,听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还是有点紧张和害怕的。”和鹏洋说,“疫情发生在身边,离我们这么近,其实现在回头想想是有点吓人。”
但那时的和鹏洋丝毫顾不上想别的,学校需要他、职责与使命在召唤他。
这个36岁的“大龄青年”依然保有属于青春的热烈与冲劲,撂下电话,脸都顾不上洗,和鹏洋骑着电车就往学校赶。
到达学校后,已经有接到通知的家长到学校接孩子回家。
和鹏洋立即与领导联系,加入到疏散学生的队伍中,帮助疏导拥挤车辆,引导家长带着孩子有序撤离,时不时还会安抚一下恐慌的家长。
就这样,这项突发任务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多。
看着所有学生撤离后,变得空荡荡的校园,和鹏洋才突然意识到,过去的三四个小时,头顶的天由黑到白,太阳悄悄爬上天空,而他一口水都没顾上喝。
海量的数据,他在被拉去隔离的车上还在处理()
由于学校被划为管控区,所有人员只准进不准出,和鹏洋索性找到领导,希望封闭在学校里也能承担一些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一名对电脑操作熟练的青年教师,和鹏洋迅速找到了一份适合他大展拳脚的机会:摸排、统计全校5000多名学生、300多位教师以及所有师生的共同居住人的信息,汇总上报,及时更新。
山一样大的数据包、海一样大的人群数量,顷刻间“砸”在和鹏洋的头上。
他还记得,从3月25日凌晨2点,到3月27日上午8点,他和几位同事饿了吃泡面、渴了喝开水,两天两夜时间里不眠不休,按照要求将所有信息串珠成线,梳理出了一条完整准确的信息链条,并及时上报,为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有力地提供了帮助。
同事们还记得,完成这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后,和鹏洋下巴泛青,顾不上刮的胡子肆意生长,双眼也布满血丝,但他脸上却带着欣慰而开心的微笑。
之后的3月30日,同样是深夜11点多,接到通知,和鹏洋要和几位同事被送到隔离点进行隔离,此时他手上还有信息上报的工作亟需完成。
于是,在前往隔离点的车上,和鹏洋就着微弱的手机灯光,把电脑摊在膝盖上,打开手机热点忙碌一个多小时,将最新的信息数据上报给疫情防控指挥部。
“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扎实工作。”和鹏洋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铁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