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郑萌 |
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
近日,郑州版非国有博物馆政策落地,这是河南第三个城市推出相关政策。
未来,非国有博物馆“群落”将在郑州崛起,更有深度的文化气象将在政策的撬杠下横扫郑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村落区域。
【关注】
自建非国有博物馆有补助
继洛阳、开封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后,郑州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试行) 的通知近日发布,力度很大,而且很有看点。
比如,新建非国有博物馆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以上的,给予一次性1000元/平方米补助,最高可获300万元补助;除了自建博物馆予以补助,租房建非国有博物馆的,最高每年也能获得50万元租金补助。
此外,政府职能部门还将对非国有博物馆的管理运行效能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每年奖励40万元,合格的每年奖励20万元,不合格的不予奖励。
当然,真正让非国有博物馆大咖激动的是,郑州试图打造“民办公助”模式,将非国有博物馆职称评定纳入博物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这也就意味着非国有博物馆和正规国有博物馆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现状】
民间收藏数量过亿
除了河南,西安、成都、苏州、深圳等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重视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发展。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来看一个数据。2017年7月20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答记者问时称,全国国有文博单位收藏的文物总量为一亿一千万件。但是民间收藏者的数量已经破亿,按每人收藏一件,民间藏品数量就破亿,因此仅从数量上就可与国有博物馆一决高下。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宝宗多次表示,“收藏,永远只能是‘小众’的事情,但其所藏,则属于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因此,‘小众’有责任、有义务使其成为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共享。”
建一个博物馆其实是很多民间收藏者的终极梦想,但建一个博物馆每年的运营费用为50万到100万元,不少民间收藏者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因而大量藏品只能被封存,被小部分把玩。
【经济账】
非国有博物馆谁需要扶持?
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康国义说,截至目前,全省共批准了120多家非国有博物馆。因为一些还在筹备开馆阶段,目前全省已经开馆的非国有博物馆有七八十家。有48家民办博物馆已经在“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项目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上线,实现了民办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
在河南非国有博物馆中有些运营不错,如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开封市北宋官瓷艺术博物馆等博物馆都依托公司注资,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产业链,基本上能自负盈亏。非国有博物馆中最困难的是红色藏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投资少,一般由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人士经营。
另外,非国有博物馆中的文物博物馆投资巨大,目前主要有两类,一类如大象博物馆,收藏者本身实力雄厚,藏品丰富;另一类就是靠此前家族或者个人积累了不少文物藏品,但因为财力有限,博物馆运营举步维艰。
【前途】
非国有博物馆未来可期
什么是非国有博物馆?据介绍,它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设立,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
今后,郑州鼓励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村落区域内设立非国有博物馆。在“公办民助”模式下,由县级新建博物馆中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馆模式。所谓“合作办馆”就是在不改变藏品的所有权属性及馆舍土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依法参与国有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此外,政策还允许“非国有博物馆依法申请登记为慈善组织”,这样一来这些博物馆就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并享受相关税收优惠、金融政策支持。
另外,非国有博物馆享受公益性事业单位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待遇,电水气暖的使用价格执行当地居民标准。
11月25日,河南民办博物馆协会召开会议,对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做出规划。比如,动员全省非国有博物馆一起参与,每年推出一个在国有大馆举办的高档次展览;从2020年开始,每年争取出版一批《河南省民办博物馆藏品大系》,并计划到2028年时出齐100卷。
看起来,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态势全线飘红,不过康国义也提醒,中国被盗文物信息平台近期要发文,因此石刻类非国有博物馆一定要对收藏来源不明和来源不合法的藏品进行鉴别,否则很容易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