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双减政策文件精神,丰富学生的课后延时生活,近日,郑州市管城区创新街紫荆小学开展了关于多学科“语文+”素养课程专项研讨。
课程团队采用“融合育人”的理念,将语文与自然、美术等学科相融合,以项目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学情,基于教材单元目标设计,牢牢把握语文要素,关注课程活动的落实,为延时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三研一整合”的教研模式,即“研文件、研教材、研学情”,将课程目标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以“四季”为轴线的延时素养课程——《古诗里的春夏秋冬》。
学校还开展了“五学一提升”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读古诗、赏古诗、悟古诗、写古诗、绘古诗”的过程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诗歌图片、了解写作背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意境。
学生在欣赏优美古诗的同时,根据所想用画笔记录自己眼中的春夏秋冬。
从“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生机勃勃到“千山鸟飞绝”的万籁俱寂,学生用画笔描绘了四季的过渡变换,为我们展现了古人的浪漫。
在“双减”政策下,郑州市管城区创新街紫荆小学课程组的老师们将积极探索,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素养课程,拓展学生的课堂知识,让创新和活力在教学中安营扎寨。
老师们把课堂引向课外,让灵活和开放在课程设计中生根开花,同时,他们在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