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健康

宝宝不爱去的诊所 成了“幼儿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22  浏览次数:8018
核心提示: 河南商报记者王苗苗吴涛  首席记者宗雷  三四年前,在郑州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没有儿童康复科时,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康复科就已经接诊了。目前,已经有数百名患儿在该科室接受康复治疗。该科室负责人张晓晓和许多患者家属成了朋友,她会免费
  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吴涛

  首席记者 宗雷

  三四年前,在郑州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没有儿童康复科时,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康复科就已经接诊了。目前,已经有数百名患儿在该科室接受康复治疗。该科室负责人张晓晓和许多患者家属成了朋友,她会免费为他们针灸,会教授患儿家长按摩手法,但她更希望父母能多点细心,“家长要留意孩子的成长,也要相信医生,及时给宝宝治疗。”

  【欢乐】

  诊室受居民欢迎

  看病也能交朋友  

  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承办,要为6个社区96064名居民服务,而中医、儿童保健、儿童康复则成了该中心的特色。

  “我们承办的12家中心,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唯一设立儿童康复科的。”金水区总医院院长助理王丽娜说。

  11月21日早上7点20分左右,郑州市丰庆路与明达路交叉口向西100米路南,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门已经敞开,张晓晓急忙往二楼儿童康复科诊室走去,市民李女士及其儿子正在诊室外等候。

  几个月前,李女士的儿子在该中心儿童保健科做检查时,被查出肌张力高,儿童保健科的马医生建议其到儿童康复科进一步诊治。

  “当时说我儿子有点问题,我压根儿不相信。”李女士回家查阅了很多资料和书籍后,意识到肌张力高的危险,找到张晓晓开始接受治疗,“现在感觉他身体没那么硬了,这都多亏张医生。”几年间,许多患者和家属与张晓晓成了朋友,而儿童康复科也成了“幼儿园”。  

  【遗憾】

  因家长忽视宝宝的健康

  宝宝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儿童保健科和儿童康复科良好配合,帮助不少家长提前察觉宝宝身体的异样,但有一个宝宝成了张晓晓和马医生的遗憾。

  一个3个月大的宝宝做儿保检查时,马医生发现孩子肌张力低,建议去儿童康复科进一步检查,但宝宝的父母不在身边,奶奶和姑姑认为宝宝会吃会笑,没啥不对劲,拒绝了治疗。

  “8个月又来做儿保检查,马医生叫我过去,发现情况严重了。”于是,张晓晓给其父母打了电话,但“他妈妈说听孩子姑姑说孩子很好,就没当回事”。

  这名宝宝1岁多又来做儿保检查时,明显发育迟缓,张晓晓只好再次联系宝宝母亲,但当他们找到张晓晓时,张晓晓却有些无奈,“孩子情况严重,只能去大医院综合治疗,至于治疗情况很难说。”

  

  【注意】

  宝宝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家长一定要注意

  

  张晓晓称,儿童康复主要针对脑神经受损的宝宝,这类损伤多数不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形成的。

  张晓晓称,0到3个月是超早期,0到6个月是早期,这段时间治疗效果最佳,对提高智力和增强语言、听视力功能等尤为重要,有效率能达到97.5%,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就可能给宝宝造成终身残疾。

  张晓晓称,判断孩子是否健康,要看“三翻六坐九爬爬”,即宝宝3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起来,9个月会爬,“到一个年龄段就应该具备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能力,家长不应该只看自己的宝宝,也要适时地与大多数同龄宝宝做对比。”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家长可要注意了。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宝宝1个月大时即可以发现。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在宝宝1个月大时就能发现。

  3.反应迟钝以及叫宝宝名字其无反应,这是宝宝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

  4.头围异常。张晓晓说,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标准,有脑损伤的宝宝,往往有头围异常。

  5.体重不增加,吮吸无力。

  6.宝宝经常出现一种固定姿势,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出现这些情况,往往是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造成的,在宝宝1个月大时就能发现。

  7.如果宝宝2个月大时不能微笑,4个月大时不能大声笑,也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