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天冷了,暖气热了,但不少人却出现了各种不适,轻者口唇干燥、咽喉肿痛、流鼻血、咳嗽,严重的感冒高烧,不得不去医院就诊。对此,疾控专家提醒说:预防“暖气病”,开窗+控湿+补水,一样都不能少。
随着供暖季来临,室内外温差增大,不少人开始出现干咳、口干舌燥等不适。昨日下午,记者在经三路、丰产路等多家药店发现,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等功能的中草药,被摆放在最显眼位置。
“从天冷开始,买止咳药的就开始多了。有了暖气,室内外忽冷忽热的,不小心就上火了,咽喉疼、咳嗽不止。”一名店员说,对于症状一般的市民,他们都会推荐一些中成药,引导大家预防为主。
而医院近期就诊的患者还未明显上升。“就诊人数还没有明显变化,主要还是咳嗽的患者多一些。”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吴景硕说,人们在冬季出现咽喉不适、鼻咽干燥等症状,患上所谓的“暖气病”和室内外温差大有很大关系。
除了对呼吸道的影响之外,暖气房温度过高,还容易让心脑血管病患者增加风险。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八病区主任孙俊华说,室温过高加上冬天空气干燥,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家里的温度保持在18℃-24℃为宜。”她说。
对此,专家建议暖气房要做好“三控”措施。一是控制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两三次。二是控制湿度。“当空气湿度低于20%时,室内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就容易使人患上感冒;而当空气湿度在45%-65%时,病菌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不易进行传播。”
此外,控制水分对于长期在暖气房生活的城市居民来说,也尤其重要。专家称,人们每天需要饮用1.5至2升水,才能在暖气条件下不缺水。除了喝水之外,选择一些果蔬和不咸的汤粥,补水效果同样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