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市
地市

破解优质师生外流难题,吸引全国专家观摩,信阳这所农村中学咋做到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17  浏览次数:2070
核心提示: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肖风伟 通讯员 王长生 方文萍从信阳市商城县城沿省道S339线向东20公里,青山如黛,峰峦起伏,状如雄鹰展翅的鹰嘴山脚下,曾是著名的峡口抗日阻击战发生地,历经多次修缮的峡口抗日忠烈墓引来十里八村的乡亲岁岁年年凭吊。与鹰山相望的商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肖风伟 通讯员 王长生 方文萍

 

 

从信阳市商城县城沿省道S339线向东20公里,青山如黛,峰峦起伏,状如雄鹰展翅的鹰嘴山脚下,曾是著名的峡口抗日阻击战发生地,历经多次修缮的“峡口抗日忠烈墓”引来十里八村的乡亲岁岁年年凭吊。

与鹰山相望的商城县李集中学,秉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意识办学,全力推进均衡教育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成为该县基础教育的一颗璀璨明星。

“正如大山给我们的启迪,我们坚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希望助力每一位农村孩子,像雏鹰一样勇于追逐自己的梦想,练就搏击长空的本领,最终成长为自由翱翔天空的雄鹰。”李集中学校长冯志国笃定表示。

累计投资500万元,全国专家曾到校观摩

 

 

在李集乡的主街区,李集中学无疑是最醒目的地标。这座占地规模和基础设施配套位居全县前列的农村中学,既是书香四溢的校园,更像是四季花开的公园。

甫一走进校门,开阔大气之感扑面而来:诺大的校园干净整洁一尘不染;鳞次栉比的教学教辅楼房错落有致;左侧餐厅墙上红色大字书写的“党的教育方针”格外醒目,让人眼前一亮;院道两边别具一格的玻璃宣传栏,展示着师生的优秀作品和工作学习风采;郁郁葱葱的花圃之中点缀着姹紫嫣红的花朵,平添了几分生机。

“学校占地面积54亩,建筑面积11875平方米,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教师集资房、餐厅、操场一应俱全配套完善,校园场地全部硬化、美化,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均衡教育发展要求。”冯志国笑着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建校几十年来,学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如今标准化校园、花园式校园已经从梦想变为现实。

据介绍,李集乡历届党委政府均高度重视教育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社会各届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近年来学校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举目西望,蓝白相间的护栏下是这个学校“豪华”的大操场,绿地草坪修剪整齐,运动器材齐全,跑道中心则是碧波荡漾的池塘,垂柳依依,游鱼阵阵。

“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来这里,看看柳,闻闻花,玩玩双杠,在草坪上坐着看书,空气清新,记东西也快,就像在花园里一样。”该校八年级学生周润泽说。

据了解,因为校园标准化建设和教育均衡发展成绩显著,李集中学曾作为全县唯一一所农村示范性中学,接受国家和省、市专家观摩,并获得一致好评。

培育健康教育生态,打响农村教育突围战

 

 

硬件要“硬”,软件却“不软”。

以“四有”教师培养为抓手,狠抓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教书育人理想信念,端正传道授业“三观”,弘扬担当奉献精神,李集中学正着力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教育铁军。

“这些年,乡村教育受到优秀教育人才和优质生源外流的冲击,各农村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内卷’严重,为此,我们通过培育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进步的健康教育生态来突破瓶颈,打响了农村教育的突围战。”李集中学副校长雷道成介绍,该校连年举行全学科“优质课大赛”,让三尺讲台成为教师展示的舞台、成长的舞台,帮助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一次次磨砺中脱颖而出。

既要“比、学”,也要“赶、帮”,李集中学通过“一对一”结对子、集体备课、分组教研等方式,助力教师队伍整体业务能力快速提升。“学校倡导团队建设。我们从教多年,教学重难点更清楚、教学经验更丰富,这些都可以无保留地告诉青年教师,而年轻教师在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技术方面,又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新启迪,通过互助交流,实现了共同进步。”该校英语学科优秀教师杜娟表示。

好的教风带出好的学风。该校致力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校会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文体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锻炼学生的能力。比如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国旗下的演讲’,以及每年一次的‘校园演讲大赛’,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充分调动了学生热爱读书、写作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胆识、锻炼了口才。”李集中学工会主席黄巨峰介绍说,在商城县举行的“法治好声音”主题演讲比赛和商城县青少年红色故事演讲比赛中,该校的宋铁楠和杨超越同学分别荣获乡镇中学第一名。

秉承“厚德博学、自强创新”的校训,李集中学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形成了“民主、和谐、求真、向上”的校风,擦亮了该乡基础教育的名片。

纠正功利化倾向,真正做到教育减负提质

 

 

216名学生参加中招考试,600分以上49人,占比22.7%;550分以上90人,占比41.7%;500分以上131人,占比60.6%——这是李集中学2021年中考交出的出彩答卷。

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克服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的影响,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李集中学的教育教学花开满园。

“考上清华大学的优秀学子张汉飞就是在李集中学打下的坚实基础,今年即将迎来高考的周思婷同学在中招考试时名列全县第四。”该校教师陈久俊如数家珍,充满自豪,“教育寄托着每个家庭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教师把孩子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的李集中学,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被商城县人民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还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19年荣获信阳市普通初中教育先进学校二等奖;2020年以来先后荣获“义务教育管理示范学校”“德育先进单位”“美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该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向课堂要效率,让教师“做加法”、学生“做减法”,激发了学校发展的新活力。

“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我们一直在组织学习新的教育政策要求,努力纠正功利化教育倾向,积极减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回应社会关切。”冯志国表示,让笑容在学生脸上绽放,该校正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