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全市法院积极创新司法服务方式,2021年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制度文件59个,执行综合质效、网上办公办案均位居河南省第一名。这是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3月16日上午9时许,从在焦作市会议中心举办的全市法院“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消息。
图为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中
据悉,2021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涉企案件25131起,审结22529件,涉及金额126.32亿元。其中,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中院)受理涉企案件4273起,审结4008起,涉及金额37.39亿元。全市法院共受理涉企执行案件8611件,执结8549件,执行到位金额25.78亿元。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破产案件30件,处置破产财产5.12亿元,化解企业债务52.36亿元;成功重整6家企业,其中好友轮胎重整一案稳定就业600余人,增加产值约3亿元。
那么,力拔头筹的焦作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是如何做的呢?
加快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畅通立案渠道,在中国移动微法院、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焦作网上法院、人民法院律师服务平台上开通网上立案端口,已经完全实现网上立案为主、线下立案为辅的工作目标,网上立案率达97.21%。积极推进电子送达,已经形成以河南法院集中送达平台为主,电子邮件、移动微法院、手机短信等为辅,多种方式并存的发展态势。
持续推进繁简分流和简案快审方式改革。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实施细则》《关于优化营商环境30条意见》等文件,加强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25.53%,简易程序适用率89.87%,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建立繁简分流智能识别分案系统,确保繁简分流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切实做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
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多元解纷社会治理体系,切实形成矛盾化解合力。先后出台《关于推进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采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大案件诉前调解力度。目前,共在全市设立985个诉调对接工作站点,在医调委等行业部门设立65个诉调对接工作室,引导全市143家基层治理单位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全年共委派委托调解案件24974件,调撤成功14316件,调撤成功率57.32%。
努力提升司法工作智能化水平。持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强力推进审判、执行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已经实现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裁判文书智能编写、类案自动推送、文书自动纠错、强制检索、语音识别、录音录像等智能化办案功能,开庭、合议、送达、期限变更等主要节点全部由流程管理系统智能控制,能够做到“立案进网、办案在网、痕迹留网”。
不断深化司法解纷提速、降费改革。建立涉企案件“五个优先”工作机制和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五类案件流程节点管理,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服务的规定》,不断优化办案流程,全面压缩审理期限,对案件办理过程进行全流程网上监控,每日对临近审限案件进行督促,促进了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切实完善执行协作联动机制。联合29个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平台,健全执行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先后与住房公积金、不动产、医保、社保等部门建立“点对点”执行信息网络查控系统,全年共发起不动产点对点信息查询40200余次。2021年5月,市中院与焦作市公安局联合签署《执行联动战略合作协议》,由公安机关协助查找、临控被执行人和被执行车辆,公安机关累计协助查控车辆1300余次,反馈执行线索310条,成功抓捕202人,有效提升了合同执行效率。
构建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府院联合出台《焦作市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政府行政优势和法院专业优势,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2021年3月,市中院与焦作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建立企业送达地址告知承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诉讼文书送达难的问题。2021年5月,市中院与焦作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对接,在“焦作市企业纾困360平台”上建立了“网上法院”专区,大力推行政务服务、司法服务“一网通办”。2021年12月,府院联合上线“焦作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平台”,共同成立“焦作市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联盟”,有效提高了破产案件办理效率和股东权益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