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10时,洛阳市汝阳县城关镇河西社区白鹭广场上,村民李延娟正推着孩子绕着广场中间的花坛玩耍。旁边则是三五名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的村民,看到她走来,有村民就停下锻炼和孩子逗趣。
这样惬意的场景得益于汝阳县持续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近年来,汝阳县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紧盯陈年垃圾、污水乱排、乱搭违建等重点难点,与“三清两建”、土地治理、示范村建设、村庄绿化等有机结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提档升级,让农村尽快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丘陵山坡环绕的河西社区,有着不错的生态基础。蜿蜒的洛峪河,在河西社区留下了长约2.6公里的河岸线。全村2180口人,就沿着河岸线两侧居住。前些年,由于不重视村庄环境,村民私搭乱建、乱占河道现象十分普遍,生活污水也直排入河,洛峪河也成了一条臭水沟。原本每年都来村里栖息的白鹭,也一连几年不再出现。
为了扭转环境脏乱差的局面,2018年起,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河西社区开始高标准整治河道,就地取材,沿河用老青砖、老青瓦和料礓石等原料,在岸堤上拼成了各具特色的透花墙;从集体收入中划拨一部分资金,安排村民定期巡河,打捞河里的垃圾。同时,统筹开展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工作,改变了污水直排入河的状况。而随着村庄环境的改善,洛峪河两岸重换生机,白鹭也飞回来了。
汝阳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还特别注重因地制宜,在原始村貌基础上,通过改造、绿化,亮化等手段,赋予村庄美学观感,留住乡愁。
仅有120口人的洛阳市汝阳县柏树乡布岭村窑沟自然村,在过去一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成了当地有名的“网红村”。
走进窑沟村,犹如置身儿时的故乡,土门楼、石头房、泥巴墙、柴火垛、烟炕、红薯窖,还有随处可见的晒秋场景,一股乡愁油然而生。
“这些场景并不是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完全是对实景的再提升。”柏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守志说,比如村口的迎宾水景,原来这里就是用石头垒砌的墙,边上栽种有竹子,只是有些破败,在环境整治中,通过对原景观清杂,并引入水系,颜值一下就提升了。
发生在河西社区、窑沟村的变化,也是汝阳县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成效的印证。截至目前,汝阳县已打造了城乡融合、文旅融合、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示范村16个,综合提升村26个,基础治理村61个,并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了美丽乡村示范带。(编辑 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