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张治中 通讯员胡培三
“作为一名辅警,就要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只有踏踏实实,一心为民,让成绩说话,让群众去评价。”他叫刘飞,男,汉族,1988年07月15日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公安局商圣派出所的一名辅警。
刘飞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长期协助派出所内勤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这些年来,无论他在哪个岗位,干什么样的工作,做什么事,始终保持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敢于担当责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本色。
坚守一线不退缩
2020年1月22日,刘飞在辖区开始了新一天的“百万警进千万家”走访活动,此时接到了上级关于“排查辖区武汉籍归来人员信息”的紧急通知,这时,他在一凌姓老人家中走访时得知一条消息,老人称自己在武汉市工作的儿子带着孙子准备乘坐下午的火车回淅川,刘飞立即将排查到的凌某等人即将从武汉回淅川的信息汇报到所里,并及时向办事处、社区、医院等相关部门通报这一消息。经过一夜守候,终于在23日早上7点多,配合医疗部门接到凌某一家,并对其做了相关检测工作。随后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将凌某一家护送回家,在凌某家中,他耐心劝说他们要在家做好居家隔离及疫情防护工作,不要随意出门走动,如果家中有事需要帮助,可以打电话联系他。从这天开始,他每天都要给凌某一家打上两三个电话,登记他们的体温情况和生活需求,及时帮助他们与社区人员沟通解决困难。
按照所里分配的值守任务,刘飞值守在城区前进路与上九路交叉口,这里是外来车辆进出城区的必经之地。每天早上七点,他在这里开始了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劝返、测量体温等工作,他利用随身携带的小喇叭,对学校、超市、六座大型居民小区内群众宣读疫情防控等知识,引导群众自觉取消春节期间自发组织的各类聚会活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小小文职辅警的“高光时刻”
2016年5月31日,随着车站警务室的成立,刘飞被抽调到车站警务室配合对长途汽车站车辆及人员进行安检工作。那天早上七点多,他又是早早地来到了车站警务室开始准备工作,这时,一名二十多岁的女子神色焦急地来到警务室进行求助,她说她叫张某,早上刚买了淅川到郑州的车票,因为马上要发车了,过安检的时候比较匆忙,没有仔细看好行李,直到往车上放行李时才发现身上挎包不见了,挎包里面不仅放着一部苹果手机、一个金戒指、一千多元现金,还有着银行卡,身份证,工作证等重要证件,万一找不回来损失会很大。刘飞听到这里,连忙带着张某一起在安检传送带处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挎包遗漏或卡在这里,随后他询问了张某过安检的大致时间,立即到监控室对张某进站时间段视频进行回放,终于发现张某在过安检时,因挎包背带过长,不小心被传送带卡住,张某看到行李箱顺利通过安检后也没意识到挎包没有传送过来,直接提上行李箱就走了,直到一分钟后一位穿着花衬衫的女子过安检时她的行李将张某的挎包带了出来,之后该女子将挎包带走了,他意识到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找到这名女子,将挎包追回来,通过调取站内视频发现该女子已在二十分钟前乘坐由淅川发往十堰的大巴离开,他当即将此事汇报到110指挥中心,请求拦截该车辆,指挥中心立即下发指令,指派大石桥民警对即将到达大石桥街上的大巴进行检查,最终成功将挎包追回交还失主张某。
小小“螺丝钉”平凡也光荣
他没有很多英勇壮举,没有感人至深的事迹,他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数据报表、讲话材料,他没有参加过轰轰烈烈的抓捕工作,也没有自己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照,他却始终没有忘记用镜头捕去捉战友身边的“精彩瞬间”,他只是公安队伍里一名普普通通的文职警务辅助人员,刘飞在单位的职责是辅助全所的内务工作,他每天全心全意地协助着内勤为战友们做着后勤保障工作,他每天在微信工作群内或多或少,总会发布一些“学习党史、几点要参加会议、明天要去哪里执勤”之类信息。他每天的工作很繁琐,也很辛苦,经常加班加点,但他却从不抱怨,正是这种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让他在平凡的公安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公安本色”。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颗小小螺丝钉,平凡但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