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同时发布《河南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等文件,就我省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未来3年的发展做出具体部署。
【学前教育】
目标
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
省教育厅数据显示,经过两期行动计划的实施,我省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2016年,全省幼儿园发展到18695所,在园幼儿408.67万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14%,比2010年提高32.34个百分点。“入园难进一步缓解,学前教育迈上新的台阶;但是,由于基础差、欠账多,学前教育仍是我省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由于普惠性资源不足,“入公办园难、入优质民办园贵”,教师数量短缺、待遇偏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还普遍存在,我省学前教育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为此,我省决定实施三期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省教育厅也明确,到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普惠性资源覆盖率稳定在85%左右,“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举措
公办中心幼儿园将覆盖全省每个乡镇
如何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
根据新计划,首先,我省将优化学前教育布局。统筹考虑人口政策调整和城镇化进程需要,以县(市、区)为单位,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规模。以发展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重点加强脱贫攻坚地区、城乡接合部、二孩政策实施后新增人口集中地区的幼儿园建设。将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各级政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扩大幼儿园用地供给,合理确定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普惠性幼儿园用地。
其次,省教育厅要求,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落实每个县(市、区)城区至少开办3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的要求,通过新建、扩建或盘活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因各种原因停办、闲置的教育资源,加快建成一批城区公办幼儿园;同时确保3万人口以上乡镇至少办好2所、3万人口以下乡镇至少办好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到2020年,彻底消除公办中心幼儿园“空白”乡镇。
记者了解到,我省还将鼓励举办特殊教育幼儿园,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设立幼儿园或学前班(部)。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轻度残疾幼儿入园学习,推进学前融合教育试点项目实施,到2020年,实现每个县(市、区)有1~2所幼儿园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增加残疾适龄儿童的入园机会。
【高中阶段教育】
目标
2020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以上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
省教育厅通报,2016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我省高中阶段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明显短板,主要表现在: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偏低,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突出;普职发展不协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不少学校办学条件薄弱,招生困难……
“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我省高中阶段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透露,因此,我省决定实施攻坚计划,到2020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其中,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毛入学率不低于85%;全面消除普通高中超大班额,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0%以内;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目标
加大经费投入,有计划、分年度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
根据攻坚计划,2020年以前,我省将首先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省教育厅要求,各地根据本地现有学位数和人口变动趋势,科学编制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有计划、分年度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鼓励各地采取城区普通高中外迁办学,初中利用高中校舍、小学利用初中校舍、幼儿园利用小学校舍梯次补位办学的办法,扩大城区学校的办学空间。
“另外,全省将支持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通过撤销、合并、兼并、划转、转型、共建等办法,整合弱、小、散的中等职业学校资源,提高规模效益,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实力,到2018年,将中等职业学校调减至420所左右。布局调整后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原则上均应达到3000人以上。”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我省将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方面,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同时,全面深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经费核拨机制改革,所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按办学成本、办学质量等因素核定财政拨款的办法。
【特殊教育】
目标
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在以上两个教育发展计划发布的同时,省教育厅还印发了《河南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其中明确,到2020年,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以来,我省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普及水平显著提高。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一些贫困地区普及水平还比较低;学前、高中和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对此,实施河南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将是未来3年我省巩固一期成果、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目标
招收残疾学生10人以上的普通学校,须建资源教室
特殊教育关乎社会公平,怎么实现上述目标?
根据提升计划,我省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逐一核实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童福利机构(含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按照“一人一案”要求,做好教育安置。同时,将在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纳入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保障其受教育年限,控制辍学。
省教育厅还明确,我省将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规划,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同时,继续实施融合教育发展支持项目,招收残疾学生10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必须建立资源教室;其他招收残疾学生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也要逐步建立资源教室。
在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方面,我省要求:各省辖市要依托现有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至少办好一所残疾人高中(部)或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