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委常委、滑县县委书记董良鸿上阵动员抓“老赖”,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坐镇指挥,这样的执行力度,在全省还是“第一县”。
【共识】
5次召开联席会议
统一裁判尺度
在董良鸿的带动下,今年5月26日,滑县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强化督促,对不支持、不配合、协调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和问责。
为达成公检法打击拒执犯罪的统一意见,县委政法委5次组织召开打击拒执犯罪联席会议,法院、检察院与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意见》,明确公检法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的职责分工,捋顺办理流程,明确入罪标准,统一裁判尺度。
【案例】
“老赖”幡然悔悟
催家人赶紧还钱
2015年,李某在新疆承包了建造民房的工程,房子建成后,李某拖欠薛某、陈某、薛某某等人的工资共3万余元迟迟不付,法院判决后仍不履行。
今年中秋节前后,李某被法院执行干警带走时还说:“没事,过15天还会放回来。”不过,他在拘留所看到很多人并没有从拘留所放出,而是被送到了看守所。这下,李某慌了。
李某的家人来看他,刚到法官办公室,李某突然坐到地上“大哭”着说:“你们都别管我,法院马上就对我进行判刑,就让我在监狱里待着吧……”
看到李某的举动,法官很快就明白了其用意,随即告知李某家属拒不履行判决会追究刑事责任。
李某家人表示马上回去筹钱,家人离去后,李某解释称其家人是一群法盲,不这样他们不会拿钱。果然,半小时后,李某的家人就凑齐了案款。
【措施】
成立公安执行警务室
在县委政法委的协调下,7月12日,豫北首家公安执行警务室在滑县法院挂牌成立,公安局精选的两名民警常驻警务室开展工作,架设公安内网专线,实现警务大数据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交无缝对接。
自警务室成立以来,共协助查找被执行人线索1300余条,查控被执行人车辆8辆,协助逮捕犯罪嫌疑人76人,采取网上追逃39人,抓获24人;拒执犯罪立案382人,其中12名被执行人相继从云南、山东、内蒙古等地主动投案自首,履行金额130余万元。
组建执行团队
执行改革是本轮司法改革的重头戏,滑县县委积极支持法院党组推进执行改革,将人财物偏重执行一线,在明确执行局“两庭一科”编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员额法官主导执行警务化”改革,创建“6+1”和“1+2+3+4”模式,组建7个执行团队,7名员额法官各带领一个执行团队,每个执行团队按照“1名法官、2名执行员、3名书记员、4名法警”模式办公。
滑县法院院长史军峰说,新组建的执行团队平均年龄在38岁,都是一些年富力强、忠诚可靠的人员。
在执行保障上,县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今年以来为法院追加执行经费60余万元,添置执行专用车辆4辆,招录劳务派遣人员75名补充执行警力。
建立三级联动制度
作为农业大县的滑县,大多数案件在农村,大多数被执行人是农民。对于农民被执行人来说,信息化执行手段作用不大,必须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形成全民参与执行的格局。
因此,县委政法委牵头,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解决执行难制度,印发了《关于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切实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意见》。
今年前10个月,滑县法院执行案件新收4261件,结案2758件,结案率62.37%,其中实际执结1913件,实际执结率占结案的69.36%;执行案件自动履行率在去年7%的基础上提高18%。收案超出2016年全年(2725件)的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