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奋进新征程,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围绕“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主题,向社会发布解读相关政策措施,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刁玉华就社会关注的河南高等教育如何“起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如何推进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到2025年引进20名左右全球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
人才是构成高校办校的内动力之一。有更优质的人才,才能带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助力。
“高等学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原始创新的主战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刁玉华介绍称,为全力提升我省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河南明确了一系列的重点任务和改革举措。
一是实施“提质增能计划”。
建设郑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河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大学;支持7所高校的11个学科实施一流学科创建工程;建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组织筹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体育艺术等各类型高校,在没有本科高校的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设立本科院校。
二是实施“战略支撑计划”。
积极支持高校参与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或参与建设河南省实验室,培育建设国家前沿科学中心、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支持高校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基地设施布局河南。
三是实施“产业对接计划”。
聚焦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与各类经济发展功能区管理机构、金融投资机构开展深度合作, 实现全省高校与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的精准对接。
四是实施“团队引育计划”。
实施“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到2025年,引进20名左右全球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培育国家层面创新人才20名、创新团队5个;培育5名左右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五是实施“协同发展计划”。
以我省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一批集科技研发、成果孵化转化、放大熟化为一体的高能级载体平台。
【投入55亿元创建资金,河南全力打造“双一流”后备军】
此前,省委、省政府为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作出了打造郑大、河大“双航母”、培育“第二梯队”的部署。
那么,接下来河南将有哪些举措,来不断满足全省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
刁玉华介绍道,今后,河南将围绕“三个目标”,构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发展体系。
一是围绕“起高峰”,打造“双航母”。
全力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提质晋位,打造高等教育发展龙头。
“十四五”期间,省财政分别安排郑州大学50亿元、河南大学25亿元的“双一流”建设引导资金。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制定了“双一流”建设方案并进行了充分论证,分别确立了53个和35个重点支持项目,高标准推动“双一流”建设二期工程。
二是围绕“筑高地”,培育“第二梯队”。
“按照扶优扶强扶特的原则,我们遴选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7所高校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等11个学科开展‘双一流’创建。”
刁玉华表示,河南制定实施“双一流”创建工程的意见,明确了12条支持举措,安排55亿元创建资金,全力打造“双一流”后备军,力争2-3所高校、若干学科进入国家第三轮“双一流”建设行列。
三是围绕“建高原”,推进试点改革。
制定河南高校学科学院优化调整的指导意见,推进试点改革,加大力度优化调整学科学院。在“双一流”创建高校、特色骨干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打造学科特色, 构建“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共同体,优化创新生态,增强高校创新源头供给能力,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
【引育高端人才,打造一流平台,推动高校办校改革】
今后,河南将怎样改变“高校竞争力不够”,“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刁玉华表示,我省将“突出五个聚焦”,加快形成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
一是聚焦打造学科高峰。围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建设维度聚焦聚力,打造一流平台,产出一流成果。
二是聚焦建设重大平台。推动现有平台提质升级,支持布局和建设一批国家级平台与科学装置,建立面向科学前沿和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三是聚焦引育高端人才。重点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及团队,培育青年领军人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四是聚焦产出标志性成果。在原创性、基础性、应用性领域梳理出一批重大课题,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在“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全力攻坚。
五是聚焦体制机制改革。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积极推动“大部制”“书院制”“院办校”等改革,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目前,我省‘双一流’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确定、政策已经明确,全省高校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刁玉华称,接下来,我省将强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创建,早日建成一批国内国际一流的好大学,“实现河南学子在家门口上好大学的夙愿,不断增强全省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