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人社局开展双节期间“护薪”专项行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采取优先办理、优先调解、优先开庭、优先裁决等措施,确保春节前农民工欠薪案件实现存量清零、动态清零的目标,确保农民工能足额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政策宣讲进企业,开启欠薪案件“绿色通道”
针对农民工欠薪案件特点,深入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法规进企业、进工地宣讲活动,在用人单位集中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开展流动仲裁庭活动,浓厚欠薪治理氛围,强化欠薪治理的法治效果、社会效果,增强用人单位法治意识和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实行全程优先处理,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天申请,当天立案、优先开庭,一次性告知当事人答辩、举证、开庭等事项。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案情简单的农民工争议案件,缩短办理时间,将办结时间由60日缩短至30日。
发挥仲裁优势,组织法律援助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争议,发挥部分裁决、先予执行裁决和一裁终局制度优势,做到“快立、快审、快结”,提高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仲裁终结率。
在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设立法律咨询窗口,为农民工欠薪案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农民工维权。
加大查处力度,加强裁审衔接
加强与社会保障监察部门协调联动,对欠薪争议案件多发高发的企业,及时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对欠薪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曝光,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与郑州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召开裁审衔接研讨会议,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类案指导口径,统一裁审法律适用标准。建立相互协助查证制度,落实案件保全、执行联动等裁审衔接机制,提高案件办理效率。
案件多元化解,重大案件挂牌督办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推行劳动争议仲裁建议书,引导用人单位依法履行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义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对涉及农民工人数较多、金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广的案件,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机构负责人挂牌督办,并建立案件办理台账,实施销号管理。
同时,发挥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作用,强化企业调解、乡镇(街道)调解、工会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仲裁调解的协调联动,多渠道、多层次处理欠薪案件。把调解贯彻欠薪案件处理的各个阶段,每案先调、每案必调、能调不裁,加快案件进度,提高案件办理质量。
据悉,今年以来,郑州市人社局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大农民工案件处理力度,不断创新完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相互协调、有序衔接的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截至11月份,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办结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736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236多万元。
为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方便劳动者及时维权,河南省人才资源社会保障厅再次向社会公布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电话。劳动者也可以登录河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反映欠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