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 高嵩 通讯员 杨晓敏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期,郑州市二七区长江东路第三小学举行了党员教师“双减”示范课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涉及了三种不同的学科。
老师们以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流程,把学习过程更多地交给学生,充分展示了“双减”背景下党员教师的风采。
韩艳燕老师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文中,利用简笔画创设情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根据课文内容贴出纸船和风筝。
黑板上图文结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课文时,韩艳燕非常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纸船漂在水中,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
老师抓住这两个同音异义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引导学生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而“飘”带有风字旁,跟风有关,指飘在空中。
整节课环环相扣,扎实有效。
李靓玉老师带来的是三年级第7单元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她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6个任务驱动孩子们主动的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
并用认识长方形的方法自主探究认识正方形,给了学生很大的动手实践的空间。
钉子板、小棒、方格纸、白纸多样学具的使用,同桌互助、小组合作分工,让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活动中,逐渐完善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在课堂的最后,猜一猜信封中装的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的游戏,把课堂推入高潮,学生基于思考的有根据的推理和判断,足以验证课堂的教学效果。
郭政老师带来的是四年级美术《色彩对印》。他用创作的色彩对印风景画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色彩对印产生的不同效果。
课堂中,学生的尝试、生活中对称图形的欣赏、教师演示,都是在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造空间。
课后,老师们分学科围绕“双减”背景下长三课堂规范的要求进行了课例研讨。
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进一步梳理了课堂中“让教”的策略和路径,让学生通过充分地学习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位。
在本次活动中,讲课的党员教师展示了“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同时,又为其他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机会,实现了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