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刘理政 袁文俊
“以前制作手工粉条必须要等到‘霜降’以后,气温够低,才能成形。现在村里电网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我们村建成电气化加工车间,粉条加工、储存全部实现电气化,再也不用受天气限制了……”11月26日,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孙湾村,村民孙奇峰说道。
据悉,镇平县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坚持聚特色、抓亮点、树标杆、促带动,突出抓好电力支撑、结对共建、爱心帮扶等手段,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年以来,我们紧密结合玉雕加工、食用菌种植、金鱼养殖、汽车附件加工、红薯制品加工等农村特色产业,配合新型农业发展需要,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稳步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不断优化电网结构,实现农村电网‘再电气化’。”该县供电公司电网发展建设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该县供电部门严格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作为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任务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有效提升乡村农业生产供电服务水平和效率,满足乡村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用电需求。
同时,镇平县突出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组织党员服务队与各村组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党员深入村集体企业和扶贫产业车间,开展“点对点”服务。定期上门与村两委及企业负责人座谈,结合产业规模和发展计划,帮助各村研究提升办法和转型措施,定制用电方案,跟踪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高精准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为产业项目的持续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能。
镇平县还将“爱心帮扶”工作作为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的有力措施,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巾帼帮扶”专项行动,“玉乡之光”志愿服务队的女队员们与困难女性、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及残疾人家庭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定期上门开展政策教育、技术指导、困难帮扶和爱心捐助等活动,并帮助特殊群体发展双孢菇种植、藤编加工等自建产业,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提升其生活质量。 (编辑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