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薛,我现在就把定金转给你,先预定明年的5个烤房。”大家口中的老薛名叫薛战锋,现年55岁,是一名有着28年党龄,32年种烟实践经验的平顶山市郏县安良镇人,是当地烟叶烘烤圈中的名人。
老薛眼中的“科技梦”
薛战锋的烘烤工场前后经历了“传统老式烤房(老虎大张嘴)、通脊天窗小烤房、普改密烤房、密集式烤房、生物质烤房、热泵烤房(电能烤房)”等六代烤房,基本代表平顶山烟区烤房更替的历史,每一代烤房的示范推广都少不了老薛的身影。
与传统老烤房相比,密集烤房具有装烟容量大,控温精准,燃煤利用率高等特点,而近两年推广的热泵烤房,供热方式由添煤变成供电,每炕烟叶降低烟农生产成本900多元,真正让烟农做到省心、省力、省时、省钱。
据统计,截至目前平顶山市已累计新建、改建1828座电能烤房,每个烤烟季可以减少散煤使用1.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2万吨,减少烟粉尘排放量776吨,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贡献力量。
说起烤房的发展方向,老薛说:“我期望不久的将来能实现千里之外对我烘烤烟叶过程的可视、可控,智能化、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当他得知2020年平顶山成立了全省智能烘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时,第一时间申请在他的烤房群内进行试验示范。
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在烘烤问题溯源、物联网模块集成应用、工艺曲线优化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全市烘烤物联网设备覆盖率达50%以上,烘烤工艺符合度达90%以上,助推了烘烤设备改造升级和工艺优化,朝着老薛眼中的“科技梦”又前进了一大步。
老薛手上的“硬本领”
“根据你的鲜烟素质,我能烤到C3F的水平,人工、物料等我全包,每杆烟收费5.5元。”老薛向烟农薛现伟介绍。
自从2006年开始,老薛就已经开展专业化的烘烤业务,烟农只需要把鲜烟叶送到烘烤工场,剩余的事情他全包,烟农就等着拉黄澄澄的烤后烟叶就行。
由于烘烤技术过硬,每年找老薛烘烤的人络绎不绝,15年以来,他烤过的烟叶基本没有出过纠纷问题,什么旱地烟、雨淋烟、返青烟、黑暴烟等等,他都能根据烟叶素质灵活调整烘烤工艺,烤出来的烟叶让烟农放心、舒心。
谈起为什么自己的烘烤技术这么过硬时,老薛介绍:“主要是勤学习、善钻研、严要求。我对自己定了‘三个凡是’的要求,凡是烟草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我都要参加;凡是听过课的老师都留着联系方式,以便遇到什么问题直接请教;凡是和我交流过烘烤问题的烟农朋友,我都留下联系方式并对问题追踪到底。同时对找我加工烟叶地提了‘三不接’原则,讲不清楚烟叶生产水平的不接;鲜烟不分类的不接;干预烘烤过程的不接。”
“这几年随着平顶山采烤分一体化技术的普及推广,烟农基本能做到成熟采收、包装运输、鲜烟分类、分类编竿、分层装炕,再加上烘烤物联网的应用,我烘烤起来越来越省心。”老薛指着即将出炕的黄澄澄烟叶满意地说。
老薛心里的“账本本”
“1993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我的成长离不开政府和烟草公司的支持,我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好形势,做人不能忘本呀,来这里加工烟叶的每杆烟我只加0.5元的毛利(用于烤房的维修等),把更多的利润让给烟农。尤其是今年烟区遭受重大汛灾,对损失较重的烟农,我基本是按照投入成本免费给他们加工烟叶,就是为了让烟农朋友大灾之年感到暖心,这样才利于烟区长远发展。”老薛介绍自己专业化烘烤的经营理念时说。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老薛计划将周边一个有50座电烤房的烤房群承包过来,带着自己的两个徒弟开展专业化烘烤服务,以此带动周边乡镇的稳定发展,让烟叶产业成为富村、富民的主导产业,让农民轻轻松松种烟,稳稳当当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