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杜世民
为进一步推进“双减”政策落实,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郑州市惠济区教研室开展了“大调研”活动。
教研员深入学校,关注作业建设和课堂变革,聚焦高效课堂。
11月16日至17日,郑州市惠济区教学研究室中学教研员走进郑州惠济外国语中学和郑州四中实验学校,围绕“双减”专题深入课堂观察,与教师座谈,全面了解学校“双减”工作开展情况。
(惠济外国语中学“思悟”课堂 )
(郑州四中实验学校“目标引领生态课堂” )
本次调研内容围绕“学为中心”课堂建设和教师作业设计,通过了解学校“学为中心”课堂建设推进情况,教师“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情况,教师作业设计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教研员推门听课,分别调研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课后教研员针对存在的个别问题,从教学理念、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作业设计、课堂效果等方面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细致的指导。
教研员还从各自的学科出发,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困惑与疑问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通过调研发现,学校整体推进“双减”工作有谋划、有思路,教师围绕“双减”压缩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在落实“双减”方面做了大量实践性工作。
郑州惠济外国语中学深耕“思悟”课堂,通过课堂三分钟让学生交流预习内容,课中学生围绕目标开展学习活动,突出“学为中心”课堂特征,让学生在思和悟中提升学习质量。
郑州四中实验学校创新作业建设,结合学校实际设计作业单,推行课时作业一日一研,设计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面向全体学生控制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做了大胆的尝试。
(中学语文学科“学为中心”课堂教学研讨 )
(学科作业设计交流 )
“双减”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如何实现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思。
本次调研指导活动,既为学校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又为教研室进一步开展“双减”政策下的有效教学教研指导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研室的“双减”调研活动将持续进行,将指导教学的工作职责扎根到一线学校的课堂阵地上。
编辑 苗亚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