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政务大厅不知道去哪个窗口?事项没有成功受理和审批如何处理?办事慢等难点堵点向谁投诉?平顶山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给出了答案——到政务大厅“有诉即应”窗口,“一站式”解决上述问题。
11月11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探访了这处群众交口称赞的窗口。进门后,位于西南侧的“有诉即应”窗口首先映入眼帘。工作台上摆着问题台账,记录着群众诉求和解决方案。旁边一名专职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给群众答疑解惑。
在以前,政务大厅经常遇到群众不了解办事流程、相关政策,或者由于非个人原因导致事情办不成、办得慢,或者相关诉求超出职权范围等问题,成为政务服务的堵点、难点,影响着政务服务能力、品质和形象。
今年10月,平顶山市政务大厅设置“有诉即应”窗口,专职受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意见、建议、咨询。窗口工作人员接到诉求后,对于一般性问题应予当场解决,复杂事项则详尽填写受理单,并第一时间转交相关业务科室。
业务科室将受理单进行分类,分发至相关窗口并督促办理,对于涉及多个窗口的事项,可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窗口首席代表在接到受理单后,应立即安排业务骨干进行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填写在受理单上。
据介绍,对于超出职权范围、违反法律政策规定或因办事人原因确实“办不了”的事项,需在1个工作日内将涉及的法律、政策等填写在受理单上;对于因历史遗留问题、溯源难度较大、群众提供材料有瑕疵、群众岁数较大等原因造成“很难办”的事项,需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办理结果;对于窗口人员“不给办”或拖拉办理的事项,要在2个工作日内为群众、企业认真办理。
“涉及窗口在受理单上填写好办理结果后,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受理单送至‘有诉即应’窗口,由工作人员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并做好回访记录。”平顶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邵瑞卿介绍,通过闭环工作机制,全力破解堵点、难点,持续提高办事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而在政务大厅东南侧,“有诉即应”窗口的对应位置,还有另一处便民专区:分为自助填单区和窗口办理区两部分,自助填单区摆有软皮沙发、小圆桌,配备有医药箱、饮水机等用品和老花镜、放大镜等适老辅具;窗口办理区设置11个窗口,可以办理不动产、税务、社保、公积金等56项高频事项。
该专区设立于今年10月,以“尊老爱老孝老”为服务原则,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咨询解答、引导帮办、辅助自助办理等服务,周末则作为“不打烊”人工服务厅,和24小时自助服务厅配合,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
78岁的王老太家住平顶山市卫东区,前两天刚听别人介绍了老年人办理专区,便和女儿一起来过户房产。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她出示了相关材料,十几分钟便办理完毕。“几年前买房子时候也来过一次,等了快一天才办完,现在办事效率真高,服务真周到!”王老太点赞道。
近年来,该市以“一网(电子政务外网)、四端(PC端、移动端、自助端、银行端)、两平台(线上政务平台、实体大厅平台)”为骨架,以“一证通办”为目标,以“政银通办”为载体,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推出利企便民措施。
平顶山先后完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精准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构建政务大厅“4+1+X”综窗模式,并推出不动产登记上门服务、新建小区集中办证等一揽子措施,今年以来共办理“绿色通道”业务2188件。
此外,该市还推进“政银通办”新机制,建设10分钟政务服务圈;推出“云叫号”服务平台,实现掌上预约、一号办理;打造“零提交、全域通、一证办”的“一件事”新模式,实现集成服务、一证通办,让更多“放管服效”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办事企业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