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电子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育

50名商报小记者走进郑州市青少年宫,体验传统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次数:9269
核心提示:河南商报记者 杜世民 实习生 张燕鹤10月30日,河南商报小记者团联合郑州市青少年宫在郑州市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开展学传统 跟党走主题公益活动。50名小记者学习体验中国传统扎染工艺和小海豚布艺挂件制作工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现场,来自全市各区优秀小记者
 


河南商报记者 杜世民 实习生 张燕鹤

10月30日,河南商报小记者团联合郑州市青少年宫在郑州市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开展“学传统 跟党走”主题公益活动。


50名小记者学习体验中国传统扎染工艺和小海豚布艺挂件制作工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现场,来自全市各区优秀小记者朋友们分别端坐在扎染和布艺教室,由青少年宫老师开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微党课。


通过微党课让小记者们懂得今日之幸福生活来自不易,从而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微党课结束之后,小记者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师的辅导下,学习体验中国传统扎染工艺和小海豚布艺挂件制作工艺,小记者们仔细听老师讲解,通过学习传统工艺亲手制作作品,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血液和心灵,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全面提高孩子的传统文化修养,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达到弘扬国学、传承经典、以德修身、以德领才、以德润才的目的。


郑州市青少年宫教育研究科科长尹中华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呈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印记,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一定要把中华优秀文化世世代代继承发扬下去,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


郑州市青少年宫传统文化体验园民间工艺指导大师任萍介绍,“双减”之下,除增加文化科学能力还要增加各种动手能力,布艺在生活中都能用到也很实际,布艺的制作增强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河南拙匠负责人王玮说,孩子们通过动手自己创作自己喜爱的图案也增加了孩子学对美誉课堂中美学的理解,对传承传承有很好的意义,传统的扎染为蓝白色但是颜色已丰富化,用于服饰、家居等多处,孩子们通过自己设计纹样搭配色彩,设计比较新颖的纹理。 (编辑 施尚景)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商报社 技术支持:顶端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备案号:豫ICP备18039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