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进禹州不香。”“医不拜药王不灵,药不过禹州无味。”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药王与药都禹州赞誉。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位于具茨山下,四面环山,村内有良泉眼、药铺山、药铺门、卢照邻墓等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众多地名和遗迹。记者一行先后来到正在修缮的孙思邈墓冢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卢照邻墓实地采访,与当地百姓及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墓冢修缮情况及其背后蕴藏的丰富中医药文化内涵,用镜头和笔记录下了历史传说、实物资料等相关考据。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计划利用现有的丰富资源和区位优势,结合人们的健康需求,实施药王谷项目,通过建设药王阁、千金方石刻广场、中医药博物馆等,打造中医康养基地,成立中医药专科学校,深入挖掘‘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带动本地中医药种植、流通、研发等全面发展,持续增强中医药文化影响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禹州市孙思邈医药文化研究会会长铁绍文说。
据了解,龙门村将复原孙思邈行医地——杏林坡,龙身脊梁驼的将是药王阁——千金方石刻林环抱的孙思邈像——中医博物馆(包含孙思邈纪念馆)——药王墓(朝圣地)。深入打造药王谷,建设美丽乡村,打造AAAAA景区。以孙思邈药王在医术界崇高威望聚全国中医界及中医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此,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以孙思邈的医德净化行医者的心灵——以德行医,开展义诊之路;以孙思邈的养生理论指导我们能够更多的亲近自然、走近自然、回归自然,用我们近在咫尺,朝夕相处的中草药来养护我们、调理我们,呼吸高倍的净氧空气,沐浴着阳光、沐浴着温泉、沐浴着森林,以达到强身健体,强我中华。
编辑:刘梦鸽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