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即将到来,准备出行的小伙伴,快来学习一下“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地查询”新技能!
9月初,河南卫健委推出全国首个“疫苗接种异地查询功能”,河南成为全国首个提供疫苗异地查询功能的省份。
这一“大招”由河南卫健委居民电子健康卡(码)首发,腾讯提供技术支持。
如何进行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地查询?
疫苗接种异地查询将会为我们的假期出行提供怎样的帮助?
【“数据孤岛”成为跨地域联合防控工作的难题】
疫情初期,“数据孤岛”成为跨地域联合防控工作的难题,不仅增加了防疫成本,更不利于老百姓的出行体验。
由于核酸检测与疫苗接种无法异地查询,老百姓在疫情期间去外地外省需要提供纸质化报告,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增加防疫人员查询、验证信息的精力。以中秋假期为例,在外务工的老百姓回家,需要进行查询相关政策、打印相关信息,十分麻烦。
今年,来自陕西的网民“李星”曾在中国政府网上留言反映“目前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信息尚未全国打通,我在山西省打的疫苗,在陕西省看不到已经注射的信息。建议尽快打通,降低管理成本,方便人民出行。”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复,前期部分省份建设的新冠疫苗接种信息查询系统,可查询省内疫苗接种信息,不能查询跨省份接种信息。国家卫健委正在汇总全国新冠疫苗接种数据,拟于近期发布相关数据查询服务接口,供各地调用并纳入健康码管理,解决健康码显示跨省份新冠疫苗接种信息问题。
关于查询核酸检测结果的问题,国家卫健委表示,国家层面已建立核酸检测结果信息库,并提供给各地调阅。核酸检测机构把核酸检测结果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传到国家数据库,个人可通过健康码查询到自己的核酸检测结果信息。
当时,这被视为疫苗接种与核酸检测异地查询功能即将到来的信号。
【如何进行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地查询?】
近日,河南省居民电子健康卡(码)疫苗接种结果异地查询功能终于上线,首次实现了异地查询核酸检测记录。根据“河南健康”发布,河南乃至全国的居民,只要领取了居民电子健康卡,就可以一键出示自己的相关信息,快速“通关”,省去从外地回家、出差、旅游时要提供纸质证明的繁琐和不便。
同时,这一功能有利于地方配合加强针接种,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设施、不同活动进行更加精准细致的防疫措施,防疫人员收集信息、进行工作也会更有效率。
如何进行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地查询?
如果需要进行“核酸检测查询”,老百姓可以先关注“河南健康”公众号,办理“居民电子健康卡”(已办理可略过),然后在河南健康公众号首页点击下方“医疗服务”,在疫情防控板块选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查询”,就可以查看相关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核酸检测时间与结果、检测机构等。
如果需要进行“疫苗接种记录查询”,老百姓可以关注“河南健康”公众号、办理“居民电子健康卡”之后,同样点击“医疗服务”进入疫情防控板块,选择“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查询”,就可以查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疫苗名称、接种剂次、接种地、接种时间、疫苗厂家等,多次接种记录会分开显示。
此外,河南健康还提供了扫描身份证办卡、手填办卡、一键授权三种办卡方式,用户可以按需选择,每个微信最多办理(或绑定)5张居民电子健康卡,用户也可以替自己的家人绑定,一部手机即可查询多人的信息,出示时注意居民电子健康卡显示所属人姓名即可。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通过居民电子健康卡(码)新功能帮助各省市居民享受便捷医疗服务,近日,腾讯发起了“电子健康卡盲盒新皮肤”活动,腾讯健康小程序、全国居民电子健康卡(码)用户可随机抽取34省市区健康卡(码)皮肤。
皮肤以各地独有饮食、景区、风俗形象为主要特征,比如河南省居民电子健康卡(码)皮肤为“烩面人”在少林寺面前表演武术,广东省居民电子健康卡(码)皮肤为广式早茶用餐场景等。用户可以通过多次点选集齐全部皮肤,并任意切换使用,领略中国多地的风土人情。
【河南全省累计发放居民电子健康卡(码)1860万张】
河南省居民电子健康卡(码)疫苗接种结果异地查询功能上线后,据河南卫健委统计,9月3日-9月26日期间已有超过230万人次通过居民电子健康卡(码)查询疫苗接种信息,超64000人次查询全国核酸检测信息。
这一“大招”由河南卫健委居民电子健康卡(码)首发,腾讯提供技术支持。河南成为全国首个提供疫苗异地查询功能的省份,更面向全国用户开放。目前,河南全省累计发放居民电子健康卡(码)1860万张,仅微信渠道就有超过1200万人领取了居民电子健康卡(码),在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异地查询功能将为返乡、旅行、访友等异地人员流动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一黄金周将至,可以预见跨省人流量将迎来高峰。从疫情防控出发,部分地区景区、会展要求出示一定时间内的核酸检测结果与疫苗接种记录。居民电子健康卡(码)的上新,缓解了地方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河南省异地查询功能的开放与丰富,也为其他省市区提供了操作样本,有望复制到更多省份,实现防疫信息的进一步打通,服务全国“战疫”大局。
编辑:张恒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