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郑州市高三、初三年级正式返校上课。
面对第一批踏进校园的学生,学校和老师们都“铆足了劲儿”,想给孩子们留下最好的开学体验。
郑州市第九高级中学也不例外,在校长张莹的“引导”下,学校备下了1385颗“平安果”,为这个开学季,增添了一抹带着果香的仪式感。
【重要时刻,就该被好好对待】
9月16日早上7点刚过,郑州市第九高级中学大门前就“热闹”了起来。
“这个暑假时间太长了,回学校感觉可好。”
“坐在班里刷题,就是比坐家里有感觉。”
“校长在门口给我发的欢迎卡,仪式感好足!”
……
把行李交给早就到位的志愿者们,背着书包走向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九中学子新学期的第一天,从充满活力的招呼声中拉开帷幕。
河南商报记者在校园中看到,成箱的苹果,包装一新,被送往各个毕业班级。
开学送苹果,是要给学生们加餐吗?
“我们国家有这么个传统,在有重要意义的时间节点或是事件的时候,喜欢取个好彩头。”
郑州市第九高中高级中学校长张莹解释到,苹果有“健康”“幸福”“平平安安”的寓意。为了替学生们在开学季讨个“开门红”,学校就采购了一批苹果,连夜把它们包装起来。
“我们在‘开学第一课’中,安排了送苹果给学生的环节,想要依托苹果这一‘信物’的赠发,祝福毕业班级的学生们,接下来的一学年可以平安顺利,‘圆梦高考、中招’。孩子们的未来,都能‘硕果累累’。”张莹说到。
【向前冲,小苹果里有大能量】
拿着老师们挨个送到手的“平安果”,高三的学生们也有点儿激动。
女生们悄悄玩儿着比比谁的苹果更大的小游戏,男生们则是默默把苹果摆到了课桌上显眼的位置……
“怪有仪式感的,这苹果我是舍不得吃的。”高三(7)班的小李同学握着苹果,笑弯了眼睛。
“能在开学收到‘平安果’,对于我们这些海航班的学生来说,有特殊的意义。”作为海军航空实验班的一员,刘晓明向河南商报记者描述了他和同学们的“坎坷暑假路”。
7月29日,收拾行囊出发去襄阳体验筛选飞行,原本计划14天的训练,因“落地”即被隔离,无奈延长到了41天。
长达41天的隔离期里,有11次核酸检测的经历,也有边上网课边训练的回忆……
重新回到教室,接过老师送来的“平安果”,听着老师一遍遍重复的“要加油,祝你平安”,刘晓明的心里“满满的”。“希望在最后的一学年里,能像老师们送我们的‘平安果’一样,顺顺利利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
编辑:张恒 吕瑞天